您的位置:首頁 > 科技頻道 > 科學探索

張掖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設紀實

時間:2018-10-18 08:52:4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黃明點擊:

自2015年6月張掖市成功入圍全國首批15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行列以來,中央財政3年投入6億元支持張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啟了張掖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謀求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著力從強化組織推動、完善政策措施、推進機制創新、優化服務環境等方面探索實踐,“雙創示范”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數據顯示,示范期內,張掖市新增市場主體58495戶,其中新增小微企業17564戶,分別占3年目標任務的122.22%和422.01%。

自獲批建設“雙創示范”城市以來,張掖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改革創新根本動力,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最優良的環境,使全社會創業創新成本最低、風險最小、成功機率最大,形成張掖創業創新的獨特競爭優勢,走出一條欠發達地區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業創新之路,一座“雙創示范”之城在祁連山下迅速崛起。

強化政策創新構筑先行先試“創業巢”

政策是優化營商環境、支撐創新創業“軟環境”的核心。自獲批“雙創示范”城市建設以來,張掖市積極推動雙創利好政策的落地實施,促進政策紅利不斷釋放,讓金張掖的各項資源優勢在政策落地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推動張掖在新一輪競爭創新發展中搶占先機。

為營造有利于“雙創”蓬勃發展的政策環境,讓千千萬萬創業者活躍起來,匯聚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動能,張掖從發展眾創空間到實現創業便利化,從財稅政策扶持到擴大創業投資,逐步構建起較為完善的“19+1”政策體系,不斷創優營商環境,全力打通決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切實有效減輕創業成本、降低創業風險、提高創業機率,加快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于創業的新機制和新氛圍,推動張掖“眾創”時代大放異彩。

張掖研究制定出臺了《張掖市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扶持辦法》和《張掖市關于小微企業創業創新若干扶持辦法》,因含金量高、吸引力強而被稱為“黃金19條”,即對初創型小微企業實行“五免一補” (免規費、免房租、免稅、免息、免擔保費、補貼培訓費),對成長型小微企業實行“五獎兩補”(創新獎勵、入規獎勵、融資獎勵、質量獎勵、創匯獎勵、改造升級補助、貸款利息補助),對創業創新基地實行“兩補四獎”(改造費用補貼、租金補貼、業績獎勵、晉級獎勵、融資獎勵、服務平臺獎勵)。同時,配套出臺了小微企業專項資金、創業創新扶持基金、助創貸等管理辦法和支持“個轉企”“小升規”、科學技術獎勵等政策措施,形成了一系列相互支撐、互為彌補、協同發力優化小微企業成長環境的政策措施,為推動“雙創示范”提供了強勁的政策引擎。

如果說,政策如同燦爛陽光一樣普照創業路上的追夢人,那么,金融如同甘甜的雨露,潤澤著雙創種子茁壯成長。為讓金融與雙創融合發展、同頻共振,投融資渠道更暢通,張掖積極打造一套張掖版的融資服務體系,融資服務漸入佳境。新組建水投、交投、農投公司,與已有的城投、山水文旅形成了五大平臺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政府融資體系,不僅為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融資,而且采取建立投資基金、對小微企業進行直接投資等多種形式,支持小微企業創業創新。

張掖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出資1億元作為風險補償金,與商業銀行合作推出“助創貸”“助保貸”“互助貸”三大信貸產品;出資1.6億元與山水公司、農投公司設立創業創新扶持基金;出資5000萬元設立政策性擔保基金;注資6000萬元設立外貿出口企業和市級企業轉貸應急周轉金;整合市縣人社部門再就業專項基金設立創業就業貼息擔保貸款基金;在甘肅省率先出臺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支持企業擴大直接融資意見,鼓勵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通過政府性投融資政策的支持,著力強化扶持、放水養魚,形成了創新資源和創新活力紛涌流入的“洼地”效應,全面激發了雙創活力。

數據顯示,3年來,張掖市對符合優惠政策獎勵條件的基地、企業及其項目獎勵補助6165.2萬元,對張掖市小微企業創富中心、河西學院大學生創業園、張掖創意文化產業園、山丹沃谷創業孵化園等重點基地支持資金1310萬元。“助創貸”“助保貸”“互助貸”三大融資產品累計為501戶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2.79億元;創業就業貼息貸款擔保基金累計為10412名創業者、82戶企業發放貸款8.51億元;創業創新扶持基金和旅游產業發展基金累計為198戶企業投放資金3.94億元;外貿出口企業應急周轉金和市級企業轉貸應急周轉金累計幫扶382戶次小微企業融資15.86億元。2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322戶企業在甘肅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先后有6家企業累計實現直接融資4.48億元。

隨著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及時為小微企業創新創業“輸血供氧”,助推張掖市“雙創”事業蓬勃發展,成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

建設“32+X”示范基地 構建創業孵化大載體

平臺與載體是創新創業的基礎。小微企業由于輕資產在創業初期過程中,往往面臨著場地、信息、設備等需求。張掖市積極發展多類型、多層次雙創載體,實現孵化器、眾創空間、產業園、產業基地等雙創載體發展迅猛、質量齊升,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作為推進小微雙創的新亮點,張掖市按照“布局合理、錯位互補、集約高效、特色鮮明”的建設思路,采取政府推動、企業參與、社會支持的辦法,推進“32+X”示范基地建設,有效解決創業者“無處施展才能”的問題,推進雙創事業上水平。

張掖市充分利用現有工業園區、學校場館和政府公用設施,采取改造費用補助、租金運營費用補貼等形式,在不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前提下,對既有設施進行盤活利用和改造提升,使其具備吸引小微企業及創業者入園創業的基本條件。政府推動建成了張掖市小微企業創富中心、張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小微企業創業孵化基地、民樂生態工業園區孵化園等32個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張掖市還通過政策引導扶持,鼓勵企業參與“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先后建成甘肅西運聯程創客孵化園、甘肅表是創客夢工廠、山丹沃谷產業孵化園、臨澤頤高電子商務孵化園等26個企業創辦的創業創新空間。此外,張掖市圍繞提升服務功能,采取政府引導、多元投入、市場推動、專業運營的方式,先后引進淘金創谷、立幫創富等集團公司,對具有發展潛力的示范基地、眾創空間進行托管運營,支持其壯大自身實力,提升其培育孵化能力。

3年來,“32+X”示范基地建設“騰籠換鳥”“無中生有”,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張掖市共建成小微企業孵化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各類創業創新基地58家,面積達178.3萬平方米,入孵企業2633戶,帶動就業49243人。建成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眾創空間2家,星創天地4家;建成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就業創業孵化基地1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7家,眾創空間9家。張掖市被甘肅省科技廳等8部門確定為甘肅省首批唯一的省級創新創業示范城市,張掖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創業園被甘肅省委組織部批準設立為甘肅省引進人才創新創業試驗示范基地。

強化服務創新吹響全民創業“集結號”

熱情周到、優質高效的服務,能有效激發小微企業雙創活力。張掖市按照政府引導和市場主體“雙輪驅動”的思路,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形式,積極引導更多社會中介機構和企業承擔公共服務功能,形成了強力推進雙創示范的2個“1+3”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小微企業創新發展,促進雙創示范的整體躍升。

一方面,著力構建“互聯網+政府服務、企業服務、社會服務”的服務體系。政府服務方面,堅持便企利民,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推行網上申報、網上審批等網上行權制度,率先在全國建立了小微企業信息統計分析系統,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兩證整合和多證合一”,實行“一個窗口、一張表格、一套資料”登記制度,構建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部門協同辦”的優質服務模式,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發展營造了寬松便捷的準入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企業服務方面,著力打造集創客培育、信息服務、融資和科技服務于一體的“一站式”“保姆式”綜合服務體系,整合全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開展資源共享、協同服務,為小微企業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共服務,累計服務中小微企業4000余戶。社會服務方面,破除市場壟斷,鼓勵平等競爭,先后引進省內外服務機構23家,為科技企業發展提供專業化、系統化的服務。探索發放“創業券”,吸引第三方服務平臺和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個性化服務。

另一方面,著力構建“創業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的人才服務體系。依托河西學院和新華網、老A西部電商聯合創辦了西北首家、甘肅省唯一的“西部創客大學”,引進SIYB創業培訓課程,實現互聯網與傳統教育體系的有效“嫁接”,從而彌補創業人才短板。3年來,累計舉辦SIYB創業培訓和創業創新技能培訓319場次與10887人次,社會人才培訓19期1700人次,企業崗位技能提升培訓 4800人次,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10期500人次,農村實用人才和轉移就業技能培訓715場次與35.78萬人次。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構建一流的雙創生態,張掖市以“9+1”為核心,形成部省市縣四級聯動大格局!埃埂本褪欠e極爭取了甘肅省財政廳、工信委、科技廳、商務廳、發改委、教育廳、工商局、統計局、人社局等9個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張掖“雙創示范”,與省內外高校和省直部門簽定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和雙創合作協議16份,各縣區政府與高校、企業簽定招商引資、引智引創合作協議100多份,投資約300億元。突出張掖“雙創示范”主體地位,著力強化市、縣兩級政府的責任,放大政策的集成效應,催生新的動能。“1”就是突出抓好頂層設計和重大工作部署,實行市、縣區兩級領導干部聯系創業創新重點工作制度,形成了上下協調、橫向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強化人才創新優化雙創環境引“鳳”歸巢

人才是第一資源。高素質人才不僅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資源,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證明。張掖市堅持把人才擺在創新創業的首要位置,從政策、資金、服務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各類人才前來創新創業,釋放出全社會的雙創動能,實現雙創事業蓬勃發展。

優惠的扶持政策,是吸引人才前來創新創業的重要“法寶”。張掖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人才創新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加強企業家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等辦法措施,圍繞培育壯大創業創新市場群體,采取“522”人才計劃、市管拔尖人才培訓、基層科技人員輪訓等方式,培養激發本土人才創業創新內生動力。

為推動全民創新創業,讓每一寸土地都涌動著雙創因子,張掖秉承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全面實施,營造更加有利于全民創業創新和全社會招商引創的濃厚氛圍,全面實施4個“千人計劃”,一是實施千名隴商張商回鄉考察計劃。連續舉辦兩屆“隴商回家鄉聚首金張掖”招商引創大會,張掖市政府與50多家企業和商業組織達成了合作協議,將13家駐外商會確定為張掖招商引資聯絡處,共簽約53個項目102.17億元。二是實施千名干部企業家創業者學習培訓計劃。分期分批組織黨政領導層、企業管理層,特別是新生代企業家、創業創新骨干外出學習考察、進修培訓,培養創業創新的領軍人才。三是實施千名大學生團隊來張創業計劃。邀請甘肅省內37所高校負責人走進張掖實地考察,與蘭州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和蘭州理工大學達成了引進創業團隊的協議,18所高校在張掖設立大學生實訓基地和創業創新培訓基地。四是實施千名專家服務“雙創示范”計劃。聘請各類創業導師200多人,聘任金融顧問11名,引聘各類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100多人,組建140多人的專家服務團,建立張掖市柔性人才專家智庫,首批入庫246人,為小微企業和創業者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服務。建立健全政府、企業、高校科技合作體系,與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院校簽訂合作協議100多項,85%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

營造雙創氛圍持續擴大雙創影響力

雙創事業的蓬勃發展,不僅需要創業創新者大膽實踐,更需要營造良好的雙創氛圍,讓雙創真正實現“叫好又叫座”。張掖市圍繞創業創新工作,通過營造崇尚創業、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將推動雙創與厚植雙創文化結合,內聚人心,外塑形象,引領張掖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繁榮。

張掖市成功舉辦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建設與政策創新經驗交流會。邀請國家部委、省直廳局10個部門的領導,17個“雙創示范”城市、7個省內地州市和14個新聞媒體的代表以及全國知名專家等180多人來張掖交流研討、實地觀摩,有力地宣傳和推介張掖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所取得的成效,取得良好的效果。

張掖市還積極利用各類節會宣傳張掖雙創示范工作,參加甘肅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工業和信息化部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座談會、重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服務節和北京中國區域投資營商環境榜推介會,被授予中國區域十佳最具投資營商環境價值城市”,擴大了雙創示范的影響力。通過積極舉辦參與各類創業創新大賽和宣傳推介活動,對培樹的各類創業創新96個典型,進行全方位的宣傳推介,營造了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發展的濃厚氛圍。

在日益濃厚的“雙創示范”氛圍和優惠扶持政策的推動下,張掖市涌現出張掖市小微企業創富中心、山丹沃谷創業孵化園等9個服務功能完善、培育孵化能力強的典型基地(園區)和張掖市小微企業服務發展平臺、張掖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等6個作用發揮好的服務平臺以及甘肅表是創客夢工廠、臨澤頤高電子商務創業園等3個眾創空間;顯現出甘肅天潤匯豐、張掖奧林貝爾、張掖立幫等20個具有一定發展規模、帶動創業就業、成長性好、示范性強的典型企業和閆作明、閔杰、劉繼濤等10個返鄉或離職創業典型,對優化全社會創業創新環境發揮了積極的引領帶動作用。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新時代需要新作為,新使命要有新擔當。張掖市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以政府放權讓利的“減法”、強化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加法”,換取市場配置的“乘法”,為小微企業量身打造了一個全社會廣泛參與的“雙創示范”大環境,開啟眾創新時代,助推張掖市雙創事業上水平。(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8年10月15日A28版)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