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通訊員:車靜)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為群眾搭建了暢所欲言的平臺,通過說事平臺,群眾的心聲得以傳遞,干部的行動有了方向,一個個民生難題在鄉村聯辦的合力下迎刃而解,讓“民生之盼”變為“民聲之贊”。
修建防護堤,筑牢“民生壩”。“一到汛期,我們就提心吊膽,生怕洪水上漲沖毀河堤,毀壞房屋。”兩當縣張家鄉兩當橋村的村民們曾這樣訴說著他們的擔憂,張家鄉通過民事直說平臺,收集到了群眾關于河道安全隱患的強烈訴求。這條河道每逢汛期便“威脅”著沿岸71戶群眾的安全和周邊的農田、基礎設施。
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組織人員實地勘察,詳細評估河道現狀及潛在風險,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積極向縣水務局申請專項資金,用于實施兩當縣紅河兩當橋河道治理工程。經過多輪溝通協調,項目在兩當縣張家鄉兩當橋村正式開工建設。
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工人們日夜奮戰,嚴格按照設計標準施工。該工程計劃治理河長1.5km,新建堤防1236m,基礎加固140m,通過系統化治理,全面提升河道防洪能力,修復水生態,為沿岸村民筑牢了安全防線。預計完工后,兩當縣張家鄉兩當橋村71戶群眾在汛期的人身安全將得到保障,周邊農田和基礎設施也將免受洪水破壞,讓群眾不再因降雨時節而憂心忡忡。
建設排洪渠,疏通“安全脈”。“下雨天東街路上積水,淤泥樹葉堆在路面上,出行都成問題。”在說事會現場,兩當縣張家鄉太渠村村民們紛紛表達了對排水問題的關切。張家鄉太渠村東街組由于缺乏完善的排水渠,每到雨季,雨水、淤泥、雜物在路面積聚,給群眾的出行帶來極大不便和安全隱患,也影響著村容村貌。
太渠村民事直說委員會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組織人員實地查看,與村民代表共同商討解決方案,隨后給鄉政府申報,經過反復論證,確定了太渠村東街組排洪渠及護坡修護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積極向縣農業農村局申請專項資金,全力推進該項目的實施。
項目獲批后,兩當縣張家鄉迅速組織施工隊伍進場作業,鄉村兩級共同把關確保工程質量。新建的排洪渠將有效收集、順暢排出雨水,同步修護的護坡也能進一步穩固周邊環境,村民們再也不用擔心雨季的積水問題,農村人居環境將得到顯著改善,群眾生活將更加安心、舒心。
看著即將建成的排洪渠和護坡,張家鄉太渠村王大叔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多虧了民事直說平臺,讓我們的問題得到了這么快的解決,以后再也不用擔心一腳踩進泥潭,騎車打滑的危險了。”
從河道治理到排洪渠建設,樁樁件件皆是關乎百姓福祉的大事,是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在基層治理中發揮實效的生動體現,鄉村聯辦的模式,更是匯聚了各方力量,共同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民生難題。今年以來,兩當縣張家鄉累計收集群眾意見建議360余條,辦結率達100%。
下一步,兩當縣張家鄉將繼續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與基層黨建、安全生產、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等工作深度融合,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用民事直說“小切口”破解為民服務“大難題”,讓鄉村治理更有溫度、更具實效。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