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金秋碩果豐收日,正是一年最美時。走進成縣店村鎮的田間地頭,除了飽滿緊實、金燦燦的玉米田,還有成片成片的大白菜、卷心菜,鮮脆欲滴的蔬菜個個長勢甚好,特別是一座座蔬菜大棚里的各類蔬菜更是長勢喜人,宛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我的19個蔬菜大棚主要種植西葫蘆、隴椒、無筋豆、白菜、黃瓜、茄子等蔬菜,按照一年三茬錯峰種植模式,今年的銷售收入能有15萬元左右。”成縣云帆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小龍說。店村鎮大寨村大白菜豐收 楊瀟攝
店村鎮大力優化傳統產業,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著力打造純綠色、無公害綠色蔬菜的成為自“硬核標簽”,所產蔬菜始終受到市場青睞,除供應縣城各大商超之外,遠銷四川、重慶、西安、蘭州等地。
店村鎮大寨村蔬菜種植基地
楊瀟攝
“我今年流轉土地27畝,搭建了23個蔬菜大棚,全都是標準化種植管理,預計收入在35萬元左右,在自己增收致富的同時,還可以吸納附近群眾50余人務工。”順帆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康寧介紹說。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店村鎮求謀思變,創新服務,通過傳承發展優勢農特產品,不斷促進農業產業規模化、品牌化、市場化,形成特有產業路子,持續帶動農民穩步增收。
“蔬菜大棚最大的優勢是四季都能種,雖然比較辛苦,但收入也算比較可觀,目前我流轉土地130多畝,建了140多個蔬菜大棚,每個棚40米長8米寬,一個大棚一年能給自己帶來2萬余元的經濟收入”。大寨村蔬菜種植大戶楊成永說。
“今年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種植了2畝大白菜,花了200多元的成本錢買了白菜籽,平時也是我們老兩口自己在地里拾掇,沒想到今年的價錢這么好,按照現在每斤1.2元、一畝產7000斤算,一季白菜就能賣到8000多元,這些都得益于政府對蔬菜產業的有力扶持。”大寨村八社菜農王何成高興的說道。豐收時節 楊瀟攝
今年以來,店村鎮緊抓創建農業產業強鎮的政策機遇,扎實推進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借助得天獨厚的光、熱、水、土等資源和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通過政策支持,積極鼓勵農民種植大棚蔬菜,從初春傳統產業水蘿卜到大棚黃瓜、辣椒、四季豆等優質特色農產品,將種植蔬菜作為群眾增收致富重要途徑,不斷推動傳統看家優勢特色產業由分散種植向集中連片發展,實現豐產增收,逐步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美好生活。(通訊員 宋海濤 馮永利)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