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通訊員:浩媛媛 趙琳)新年新氣象,康縣陽壩鎮依托良好的林業生態資源,大力發展林下天麻產業,新年初始,陽壩村、莊科村、田壩村等村天麻種子培育喜迎豐收。
2月13日,走進天麻育種基地,只見村民們用手輕輕刨開泥土,不一會兒,一個個形狀可喜的天麻種子就出現在了眼前。隨后,村民們熟練地裝箱、搬運等,每個環節有條不紊,大家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康縣聚康源天麻育種基地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康縣陽壩鎮陽壩村,成立于2017年6月,注冊資金為330萬元,是一家以天麻等中藥材種植、育種、加工、銷售、技術指導服務為主的企業,天麻工廠智能立體化育種走在了全國先列。多次受到中央及省市媒體專訪報道。“林下天麻對種植技術的要求很高,過去我們的種植技術很傳統,產品在產量和品質上都不穩定,經過縣上以及陽壩鎮請來的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指導,我們積極探索桶裝和立體天麻栽培,實現林地資源重復使用、反復產出的效果,破解了傳統天麻種植“種一地、換一地、歇三年”難題,確保了陽壩天麻種源純正、高產穩產。”康縣聚康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赫金全說。
據介紹,“桶裝和天麻框式立體栽培模式” 改變原來的林下種植面積小、4-5年才能循環栽培、分散培材、蜜環菌生長不穩定、勞動強度大、產量不穩定等的傳統模式,實現無生態破壞、勞動強度小、管理要求低、經濟效益高的高效栽培模式,把陽壩鎮天麻產業做大做強,以此提高經濟效益,助推群眾增收。
陽壩鎮山高林密,氣候溫潤,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優質資源和產物,也為享有千年草藥之美譽的天麻提供了良好種植條件。
新種子的成功培育讓康縣重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李輝喜出望外,也吸引到了許多種植戶前來參觀學習。“去年我們培育了15畝的天麻零代種,產值達30萬元。一方面在滿足當地農戶種植需求的同時還能提供更多的務工機會,讓老百姓既能省錢還能掙錢;另一方面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保障。整個授粉育種工作自去年5月開始,經過我們不斷地查看菌床發展情況,通過及時測溫、覆膜、搭棚等一系列措施,今年的天麻種長勢優良,購買的客戶絡繹不絕。”李輝笑呵呵地說。
同樣,田壩里農伯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共同發展天麻種子培育。負責人鄧榮秀介紹:“我們村大多數農戶每年都種天麻,但天麻種子一直需要到陜西采購,成本高、運輸難。今年在田壩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我首先對天麻種子培育做示范種植,新建天麻育種20畝,預計產量7500斤,免費對陽鎮鎮11村三類戶免費發放農戶天麻種子,并且帶動周邊農戶務工45余戶。”
近年來,陽壩鎮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對標“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積極推進宜居、宜游、宜業融合,形成“一村一品”的多元富民產業發展新局面。目前,陽壩鎮緊抓當前特色產業發展的契機,著力在“精”和“特”上下功夫,延長天麻產業鏈,發展規模化種植,不斷增強示范引領及輻射效應,為加快鄉村振興發展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