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徽縣訊(通訊員:程心怡)鄉村振興要靠產業,各地要各展其長,走適合自己的振興道路。今年來,徽縣榆樹鄉把發展養殖產業作為助農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著力在培育、壯大、做優、做強養殖業上下功夫,讓群眾走上致富路。
“豬”圓利潤 “拱”出好“錢”景
榆樹鄉以壯大產業、致富增收為目標,緊緊圍繞規模化、標準化集中養殖開展“大招商”,通過系列優惠政策,引進中康利萬頭生豬養殖項目,以“店小二”的服務態度全力解決好企業用工、用地、用水、用電等存在的問題。該項目占地50多畝,總投資約3200萬元,分為生活區、種豬區、育肥區、廢物處理區,以及辦公區、消毒車間等附屬設施。項目整體投產后,生豬出欄可達到3萬頭。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榆樹鄉鼓勵采取“以工代賑”的方式帶動農戶務工,吸納10余名周邊群眾參與工程建設,實行同工同酬。目前,已完成供電、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預計2025年5月完工投產,滿產后預計年出欄3萬頭商品豬,后期經營會繼續吸納農戶就業,優先帶動脫貧戶、監測戶參與產業發展,增加經濟收入,推動集體經濟發展,生豬養殖拱出了一條群眾幸福致富路。
“麝”我其誰 “軟”黃金變真金
作為林區鄉鎮,榆樹鄉黨委、政府把畜牧業作為重點產業來抓,堅持因地制宜,用好豐富自然資源,學習鳳縣林麝養殖經驗,按照“保護優先、科學研究、合理利用、造福人民”的思路,以主動保護和利用林麝資源為目的,成功引進甘肅大正麝業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3000萬元,建設林麝養殖示范基地。
“林麝養殖基地落地榆樹村,群眾又多了一個掙錢的路子。”榆樹村黨支部書記韓奎高興地說。林麝別名香獐、香子等,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分泌麝香而聞名。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是十分名貴的中藥材和高級香料,素有“軟黃金”之稱。它棲息于海拔1500米至2000米的針闊混交林中,以樹葉嫩芽、雜草、苔蘚、地衣等為食。
該基地采取“黨建引領+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帶動周邊群眾參與飼草種植、林麝養殖,不斷深化產業聯農帶農優勢。目前,一座座干凈整潔的圈舍拔地而起、整齊排列,項目建設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預計11月第一期項目建設完工,12月底投產引進第一批麝種,秦嶺山脈的“小精靈”走出深山,走進村莊帶來了財富。
“牛”勁十足 致富有“犇”頭
來到榆樹鄉剡壩村的養殖場,映入眼簾的是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肉牛,它們正在牛舍里悠閑地喝水、嚼著草料,不時傳來一陣陣牛哞聲。
該養殖場占地8畝,建有4個標準化大型牛舍,配建草料棚、配料棚、青儲池、糞污處理沉淀池、辦公室、儲藏室等,自動化拌料機、粉碎機、送料機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據合作社負責人張平介紹,該養殖場可養肉牛150頭,目前存欄120余頭,其中能繁母牛40頭,育肥牛78頭,一頭牛出欄后平均能賣到一萬五到一萬八千元之間,準備出欄30頭。
據統計,全鄉共有養殖戶200多戶,截止目前肉牛存欄約2500頭,出欄1000頭左右,逐漸形成“養殖戶+規模化養殖”的產業鏈條,為鄉村振興提供充足的“牛動力”。
鄉村要振興,產業做支撐。下一步,榆樹鄉將不斷強化農業產業集群聚集效果,構建“龍頭企業+農戶”“養殖場+農戶”“合作社+農戶”等養殖模式,延伸產業鏈,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讓百姓吃上“產業飯”,走上小康路,讓榆樹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