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夏日的西城村,綠意蔥蘢,蟬鳴聲聲。甘肅中醫藥大學“鄉野心光”志愿服務團隊帶著熱情與愛心走進村幼兒園,為這里的孩子們帶來了為期七天的的暑期陪伴。她們以課業輔導為起點,以心靈關愛為紐帶,通過豐富多彩的素質拓展活動,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種子。
教室里,志愿者們耐心解答著孩子們的作業難題,一筆一畫間傳遞著知識的溫度。課桌前,孩子們時而凝神思考,時而豁然開朗,清澈的眼神里滿是對未來的憧憬。這場跨越年齡與地域的互動,正是鄉村振興戰略下教育幫扶的生動實踐,也是青春力量助力鄉村發展的溫暖注腳。
紅色故事潤童心 革命精神代代傳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鄉野心光”志愿者們用生動的語言為孩子們講述長征路上的感人故事;結合天水解放紀念碑的歷史,將愛國的種子悄然埋進幼小的心田;聯結鄧寶珊將軍堅守初心的故事,使孩子們見證人性的無限關懷。
孩子們圍坐教室,聽得入神,仿佛跟著故事穿越時空,看到了革命先烈們浴血奮戰的英勇身影。一位五年級的學生主動上臺分享說“我長大了,要當特種兵,也要像紅軍戰士一樣勇敢”。志愿者們還帶領孩子們用彩筆繪制心中的“天水解放紀念碑”,稚嫩的筆觸下,紀念碑、紅旗等躍然紙上,紅色基因在藝術創作中悄然流淌。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鄉村兒童的精神世界,更讓革命傳統教育在新時代的鄉村煥發出蓬勃生機。
心靈花園綻芬芳 童真笑語滿課堂
“這是開心,這是悲傷,這是驚訝……”在“心情萬花筒”活動中,孩子們通過你畫我猜的游戲學習認識與表達情緒。志愿者用溫暖的引導幫助孩子們理解喜怒哀樂都是成長的禮物。在畫畫環節里,孩子們一起創作屬于自己的畫作,完成了我們的美麗鄉村、五彩斑斕的房屋、金黃的麥田、蜿蜒的小溪,承載著她們對家鄉最純真的贊美。
活動尾聲,每個孩子都在心愿瓶里寫下小小的夢想,“我想當老師”“希望爺爺奶奶健康”“村子變得更漂亮”,這些質樸的愿望被輕輕收進玻璃瓶,如同鄉村振興路上閃爍的星光。志愿者們相信,關注鄉村兒童的心理健康,就是守護鄉村振興的未來力量。
青春接力助振興 攜手共繪新畫卷
夕陽西下,余暉為西城村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芒。孩子們依依不舍地與志愿者告別,小手揮動間滿是純真的不舍。這場為期兩周的“三下鄉”活動,不僅為鄉村兒童帶去了知識與歡樂,更展現了新時代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的責任擔當。
志愿者們將教育幫扶與心理關愛相結合,用專業與熱情澆灌鄉村教育的沃土。西城村村主任感慨道“這些大學生就像夏天的及時雨,讓孩子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顒与m已結束,但愛與希望的漣漪仍在蕩漾。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青春力量正與鄉土深情共鳴,共同譜寫著一曲動人的時代樂章。
供稿:陳榆西 審稿:耿子堯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