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蘭州市

【蘭州水源地】寺兒溝段:“穿山甲”分秒必爭艱難掘進

時間:2016-09-12 11:13:4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楊江峰點擊:

原標題:寺兒溝段—— “穿山甲”分秒必爭艱難掘進

  記者 馬進帥 文/圖

  集洞挖、出渣、支護、通風、除塵等眾多功能于一身,在水源地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寺兒溝隧道,“穿山甲”TBM2,正以每天30米左右的速度掘進。

  記者日前來到地處蘭州市西固區寺兒溝的水電三局制造安裝分局項目部進行采訪。這里又是一臺TBM基地,與水電四局直屬分局TBM1不同的是,這臺TBM2掘進機“個子”小了許多,只有318米,比TBM1矮了97米,但相同的是兩臺TBM掘進機都是我國自主生產的雙護盾TBM掘進機。 TBM2將在寺兒溝隧道內全斷面巖石掘進施工中,承擔穿越14480.529米的山體掘進任務。

  A

  “巨人”在窄狹廣場艱難組裝

  水電三局制造安裝分局項目部坐落在距離西固區4公里的寺兒溝半山腰。蘭州水務公司駐工地項目部經理周建峰介紹說,2015年8月30日,水電三局制造安裝分局與總承包簽訂了《蘭州市水源地建設工程項目(第3標段)施工合同》,由于工程是蘭州市的“一號工程”,工程施工任務重,工期緊,項目部于開工前開始積極組織施工人員、設備、材料進場施工。

  “盡管前期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是我們未曾預料的。”周建峰說。

  在寺兒溝工地采訪中,大家談到最多的是工程推進中的種種困難。

  在進行工業廣場施工開挖中,棄渣的渣料無處堆放,導致進場設備閑置,施工人員處于窩工,嚴重影響施工工期。為保證施工進度,他們與總包方、業主商討,將征地范圍內的寺兒溝溝底作為臨時中轉渣場(只限枯水期作為渣場),滿足現階段輸水主洞進口槽挖及邊坡臨時開挖的30萬方棄渣,待5號棄渣場具備棄渣條件后,中轉渣場渣料重新挖運改棄5號渣場。

  設備在進場時受到進場道路的限制,經過南山路橋時受到限高影響,經過溝口路處受到限寬影響,導致設備只能拆成散件運輸到施工現場;同時受到寺兒溝溝口的電纜溝施工影響,耽誤設備順利進場,這些因素直接延長了設備組裝的工期。

  “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設備的長度為318米,常規鉆爆洞室開挖長度為350米,現有的施工時間絕不能滿足工期要求。為了保證給TBM2設備組裝提供施工工作面,經與總包方、監理、業主多次商討,最終確定常規鉆爆洞室段開挖200米。”項目部生產經理鄭偉華說。

  于是,他們加大人員、設備的投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于2016年1月12日完成200米常規鉆爆洞室段的開挖,于2016年1月27日洞內滑行段混凝土澆筑完成,具備了TBM組裝及滑行要求。

  據周建峰講,根據現場工業廣場的開挖情況,工業廣場沿洞軸線距洞口的最大長度為110米,不能滿足TBM設備完全組裝好后再進行步進。在設備組裝工程中,只能采用分階段邊組裝邊滑行進洞的施工方案,這又造成設備組裝的工期滯后。

  TBM2掘進機設備于今年1月21日到場,為了盡快完成設備的組裝,項目部加大人員、設備的投入,同時延長施工時間,最終在3月18日才具備了TBM2試掘進條件。

  B

  從施工優化到工法創新

  水電三局制造安裝分局,是一支專業性的機電安裝和金屬結構制造安裝施工隊伍,主要承攬國內外大、中、小型各類水電站設備安裝、金屬結構制作、壓力鋼管制造安裝及特種設備的安裝、大型機械設備運輸等工程。

  2015年8月,制造安裝分局成立蘭州水源地寺兒溝TBM2項目部,分局抽調了機械、電氣、液壓等各個專業的精兵強將奔赴蘭州,進行TBM2組裝的學習監造、組裝、掘進。

  鄭偉華說,在寺兒溝工程中遇到的困難是他難以想象的。廣場小,可以分段組裝,邊掘進邊組裝,但要命的泥質砂巖使我國自主生產的這部首臺TBM掘進機遇到了最大的挑戰。

  在施工中如何減少刀具消耗,降低工程成本,降低因換刀造成TBM停機時間,提高月進尺?他們帶著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和研究。

  在施工管理上,“我們以‘安全、高效、持續’為理念,確保均衡生產。在TBM2剛開始掘進時,就優先采用了目前行業內最為科學的4/10/10倒班制,即每天上午停機四個小時進行設備維護檢修,并將人員合理地分配到各個作業隊,在正常掘進的情況下做到定崗定責,做到人盡其才、各司其職,提升了協同作業的凝聚力。”周建峰說。

  但是,任何高端和先進的設備,都要有一套針對性的管理模式和施工方法,轉型中的水電三局制造安裝分局人,沒有滿足于當一名學生,他們在學習、吸收、融合的基礎上,開始了管理模式和科技創新的思索。

  測量隊隊長儲德軍說,TBM2在工程施工中首次采用大直徑盤形滾刀,在世界上也屬先例,著眼于為我國今后TBM工程進行刀具選型、刀具備件的采購和儲備、刀具消耗成本分析提供依據,在施工中,技術人員注重數據的采集和歸類,為我國自主開發大直徑盤形滾刀儲備實踐依據。

  記者在三局工地采訪時,了解到好多儲德軍的故事,他被工友們稱為TBM2的“眼睛”。他說,TBM2工程輸水隧洞設計內徑4.6m,TBM2施工控制段長度14.1km,掘進機的導向系統為激光靶式,其基本原理與普通測量原理相同,它由一部電腦、一臺全站儀和一部傾斜儀組成。激光靶式工作程序就是用電腦來代替人工操作全站儀,完成數據采集過程,通過對安裝在TBM上的激光靶進行測量,并將全站儀測量的結果及時反饋給電腦,再由電腦程序繪制出TBM狀態及TBM中心與隧道中心的位置關系(也就是掌子面的情況),反應給控制室,控制室以此來指導施工方向。

  “每15秒我都要向控制室發送一次數據,以保證TBM掘進機沿著正確的方向掘進,不然鉆偏了就了不得了。”儲德軍說。

  從“水土不服”,到亮點紛呈,三局人敢為人先。今年5月17日,洞內連續皮帶機、洞外轉渣皮帶機安裝調試完成,TBM掘進具備連續出渣條件。掘進的第一方石料,通過2000多米長的皮帶系統送出洞外,前期的工作在這一刻得到了回報。

  今年5月25日,因連續的強降雨導致主洞洞臉上方邊坡崩塌,致使TBM2設備包括通風系統、連續皮帶機系統設備被砸壞,迫使TBM2停機,一直到7月1日檢修調試完成后再次開始試掘進。8月18日當日首次突破30米大關,掘進30.011米,創TBM2開始掘進以來最高紀錄。TBM掘進機真正起到了“穿山甲”的作用,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獲得了多方贊譽。截至目前,TBM2主洞掘進達1543.076米。

  C

  “三局饅頭”與“地下工廠”

  在三局采訪,與記者見面次數最多的一個人就是楊誠,因為他是管后勤的,每天都要在食堂里和他見三次面。一個星期的采訪,記者和他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和楊誠聊天,說的最多的是他對饅頭的創新,他還給他的饅頭命名為“三局饅頭”。

  一提起“三局饅頭”,人們都會豎起大母指,夸三局饅頭好吃,口感好,造型好,有嚼頭。楊誠說,“九十年代,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三局部分下崗職工就是憑著三局饅頭的牌子,在安康張嶺、安康城內做起了三局饅頭生意。在安康一聽說是三局饅頭,都贊不絕口。三局饅頭好吃,安康人家喻戶曉,有好多人為了能買到三局饅頭,不惜跑好遠來買三局饅頭,真可謂三局饅頭美名揚。”

  饅頭一直是單位職工食堂的一種主食。一個簡單的饅頭,卻被楊誠說得津津有味。

  “三局饅頭經歷了三個階段:傳統工藝制作方法,酵母發面制作方法,酵母發面創新制作方法。”

  “傳統作法是把面發好后,制作成饅頭坯子上鍋蒸,這樣制作有一定的缺陷,一是時間撐握不好就容易把面發過了,發酸了。二是堿的量不好把握,堿放少了,饅頭會酸,堿過量了、饅頭容易發黃,影響饅頭美觀和口感。我們三局饅頭的制作是有竅門的。”楊誠笑著說,“先將35度左右的溫水將酵母稀釋后放入面粉中,用和面機攪拌而成。上壓面機,經過數次碾壓成形后,直接制作饅頭坯子,上蒸車自發,蒸車門不關,加熱,當饅頭坯子自發后,再關蒸車門進入蒸制階段,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又白,又美觀、饅頭多層口感又好。從而確保了饅頭的制作成功率,大大提高了饅頭制作效率。”

  8月16日下午15時許,記者征得項目部的同意后,跟隨水務公司駐守三局的工作人員魏世寬前往1600多米深處的TBM2掘進掌子面。聽調度室工作人員說,現在正值TBM2掘進時間,專門運送施工人員的小火車停運,要進隧道只好坐進出運料的小火車。在TBM廣場大約等了30分鐘,一列裝滿砂石和混凝土的小火車準備就緒。記者爬了上去,坐在了一根枕木上。“嘟!嘟!嘟!”隨著小火車的三聲長鳴,小火車緩緩在軌道上滑行。一分鐘后,小火車漸漸加快了速度,車輪和鋼軌相互撞擊發出的聲音在洞內回響,洞壁兩旁的照明燈從眼前瞬間滑過。

  趁掌子面施工人員卸貨的空檔,記者跳下火車,邊走邊審視著這座藏在地下1600多米深處的“地下工廠”,由于正在作業,隧洞內溫度比較高,318米長的“廠區”,走了不足三分之二,記者就已經汗流浹背了。在掌子面,TBM2處于停機狀態。“現在正在裝管片,掘進機暫時停機,待40分鐘后,把管片安裝完畢后就開始掘進了。”操作手劉家驛說。“為了保證安全和質量,TBM每掘進1.5米就要停下來安裝管片,然后移動整個機身,再次開機掘進。”

  烈日炎炎,再次致敬高溫下工作的建設者!水源地工程會記住你們的足跡和汗水。

(來源:中國甘肅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