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瓜州訊 民意所向,民生所指,就是文明所在;群眾呼喚,群眾期盼,就是工作方向。今年以來,瓜州縣淵泉鎮祁連社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深化推進文明實踐為切入點,緊盯“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工作目標,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結合轄區資源特點和優勢,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探索“文明實踐常態化+志愿服務長效化+基層治理網格化”新路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共同體”,著力引導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從基礎性社會服務向參與社會治理、凝聚社會共識轉變,讓文明實踐活動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百姓心坎,為基層治理注入源源生機和活力。
織密微網格 讓社區治理“無縫銜接”
整合網格力量,打造“黨建引領、多網合一”的全科網格,構建“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群眾志愿者”五級網格黨建組織架構,織牢社區治理“一張網”。按照“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原則,選優配強專職網格員,建立起居民需求收集、匯總、反饋、對接的“神經網絡”,著力推動形成“信息收集在網格、小事化解在樓院、大事處理在社區、難事解決在基層”的網格化治理新模式。同時,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包抓共建機制,積極搭建網格化服務平臺,組織包抓共建單位黨員干部、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定期開展點對點式走訪,通過與群眾“拉家常”、請群眾“把脈”等形式,及時摸清底數、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建立需求信息、任務問題清單,開展“菜單式”志愿服務,提供社會救助等方面的“手拉手”服務,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下功夫,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以“微治理”促進“大民生”,滿足居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追求,讓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幸福。
黨建引領 讓文明實踐“遍地開花”
有效統籌整合現有公共服務陣地資源,將“各自為戰”轉為“集中有序”,組織各社區打造集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科普、志愿服務于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充分發揮“傳播、踐行、服務”三大功能,組建“小喇叭”宣講、“小馬扎”議事、“養安享”助老等6支志愿服務隊,深入小區樓院、文化廣場、居民家中等,以社區事、鄰里事切入,以居民最容易接受的“小道理”,延展傳播科學理論、宣傳黨的政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文明習慣、共享文化成果、倡導文明新風,讓黨的創新理論潛移默化激發廣大群眾主動作為、擔當善為的“精氣神”,廣泛凝聚起自覺自愿參與基層自治、建設美好家園的內在動力、共同行動。以“社區大黨委”為主體,聯合轄區共建單位,按照“聯席共商、聯用共享、聯抓共管、聯動共治”的思路,組織在職黨員、黨員中心戶、社區志愿者、網格員幫助群眾激活電子醫保,定期為弱勢群體上門打掃衛生、進行健康檢查、開展心理疏導、送去溫暖與關懷,廣泛入戶宣傳防詐騙知識、用電用煤安全知識等。對亂晾亂曬、亂堆亂放、違規停車等現象進行集中整治,通過多方聚力協調解決小區物業服務不到位、路面坑洼不平等問題,拓寬文明實踐領域,提升居民文明素養,讓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觸手可及”,讓社區成為百姓“看得見、聽得懂、接地氣、有認同、愿參與”的精神文化家園。
匯聚聯動,讓志愿服務“出新出彩”
找準文明實踐與基層治理間的結合點,不斷完善“點單—派單—接單—評單”的志愿服務模式,精準定制志愿服務項目,以社會組織為抓手,公益項目為載體,通過搭建平臺、凝聚民心、組織培育,構建共建共治共享、互助互動互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網格,面向群眾開展多樣化、個性化文明實踐活動,在解決問題和服務居民群眾中教育引導群眾,提升志愿服務和社會治理的“溫度”和“深度”。截至目前,組織開展“愛心義診”、文明交通勸導、“美化環境”衛生整治、“閱讀書香”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務62場次,讓文明實踐活動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百姓心坎,為基層治理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形成民呼我應的“點單式”志愿服務新模式,為百姓幸福“加碼”。
有溫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務,讓群眾安心暖心又放心;接地氣、冒熱氣的理論宣講,讓黨的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精彩、豐盛的文化惠民大餐,讓精神文化滋養群眾心田……這一幕幕正是祁連社區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真實寫照。下一步,淵泉鎮祁連社區將繼續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作為解決群眾關切問題的總抓手,聚焦群眾需求,創新服務方式,線上線下開展志愿服務,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實現“微服務”撬動“大治理”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供稿:張冬燕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