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回望百年黨史,從“五四”青年運動,到脫貧攻堅、抗疫戰場上揮灑汗水的“青年沖鋒隊”事實證明,青年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青年人當有志氣,敢作為。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青年人應當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豪情壯志,要堅定理想信念,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自覺把個人理想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沿著正確人生方向去努力奮斗,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新征程舞臺上敢作為、有作為。
青年人當有骨氣,講氣節。從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到夏明翰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從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到方志敏的“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凜然骨氣貫穿了中華文明演進的滄桑歷史,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青年人當有攻堅克難不彎腰的骨氣,在百年黨史中學習革命先輩錚錚傲骨,學習一系列偉大精神構建起的精神譜系,鑄就淡泊名利、對黨忠誠的風骨,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概,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自覺投身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去,永葆百年大黨的革命氣節。
青年人當有底氣,強本領。百年黨史是我們奮進新征程上最寶貴的財富和最深沉的力量之源,也是我們黨一路披荊斬棘、爬坡過坎的信心所在。這種底氣源于紅色信仰、承于紅色基因。新時代青年應拿出“強國有我”的底氣,主動學習,用理論知識不斷武裝頭腦,提升本領,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堅持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生活方式,緊跟時代步伐,不斷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真正在工作中、在崗位上練就過硬本領,用埋頭苦干的行動創造實實在在的成績。
作者:中共東門鎮委員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