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北新街社區堅持以“一切工作黨建引領,一切困難黨建破題”為導向,結合“三抓三促”行動,以提升城市社區治理能力,優化為民服務品質為目標,積極探索“望聞問切”四步工作法,找準發力方向,把握問題癥結,為基層治理開出“良方”,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望“引航之路”,強基筑壘,靶向精準。牢固樹立大黨建思維,深度培育“五格連心”黨建品牌。切實發揮社區黨委統領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引領作用,以五個網格“一網格一特色,一網格一品牌”為定位,以15支志愿服務隊為載體,積極聯合五聯雙報到單位和轄區共駐共建單位開展特色鮮明的志愿服務輪值活動和文明實踐活動,有效激活轄區共建資源,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不斷完善“大黨委”運行機制,全力推行“1+5+N”互聯共創機制,把“契約化共建”對接到樓院支部、網格,直面居民,實現“多網合一、一網多用”的高效信息傳播和宣傳服務平臺。構建議事決策機制。通過召開季度黨建聯席會議、月度大黨委會議,繪好社區黨組織為領導的“核心層”,共建單位為主力的“貼心層”,黨員志愿者、社會組織、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的“連心層”,及時發現問題、商討問題、解決問題,確保基層治理工作開展靶向精準。
聞“民聲民意”,多多益善,聲聲入耳。暢通民聲收集渠道。依托“熟人網格”管理優勢,結合網格長入戶、走訪、巡查活動,廣泛收集社情民意,記錄民情日志形成工作臺賬。積極開展“深入網格、走進樓院、踏入家門”實地走訪和志愿服務活動,耐心傾聽居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及時了解群眾對社區工作的意見建議,構建黨員干部深入群眾“研”,居民群眾走進社區“說”的黨建引領為民服務“新格局”。加強民情分析研判。通過“小板凳議事會”、“流動黨課”進樓院,社會治理“有問有答”等載體,用好“百姓說北新 共商家務事”民主協商議事平臺,仔細梳理居民的所需所求問題,制定解決措施和推進計劃,確保各類問題有效解決。優化民意反饋途徑。由社區黨委牽頭,網格具體負責,部門協同配合,采用專項處理、動態反饋、跟蹤推進等方式及時向群眾反饋問題處理結果,詳細回應群眾急難愁盼之事。
問“群眾之策”,問計知需,對癥下藥。堅持群眾自治基礎。邀請“兩代表一委員”、離退休老干部、黨員群眾等代表,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治理、民生服務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實踐性、可行性的“金點子”,用群眾“好計策”辦好“惠民實事”。用好居民公約“金鑰匙”。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制定“內容得當、簡潔易懂、程序合規、務實管用”的居民公約,引導居民積極參與轄區安全生產、矛盾糾紛化解、環境衛生整治、文明新風倡導、志愿服務活動等事務,求得居民參與基層自治的最大公約數,實現基層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受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帶頭走進群眾,及時發現、認真解決轄區內特殊群體的實際問題,結合“黨支部+網格長+黨員”基層治理“鐵三角”,全力營造“黨員干給黨員看”“黨員引著群眾干”的濃厚氛圍,真正做到“對癥下藥,藥到病除”。
切“服務命脈”,真抓實干,善作善成。落實落細惠民政策,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堅持以居民需求為“風向標”,聚焦民情民意,全面落實社會救助領域各項惠民政策。今年以來,為轄區880戶1415人低保對象按時足額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對169戶306名困難群眾進行臨時救助,共計發放惠民資金430萬余元。對23戶困難重度殘疾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為84名困難退役軍人,121名低保未成年人,11名殘疾學生,17戶計生特困家庭提供相應的救助和服務,切實做到了回應居民需求,保障了群眾切身利益。積極聚焦主動創穩,大力提升群眾安全感。結合社會治理“四網融合”,以“網格+監管”“網格+普法”“網格+紅色物業(出租屋)”打造為支撐,整合綜治、衛健、城管、物業公司等力量下沉小區樓院及出租屋片區,共同收集民意,發現問題,化解矛盾糾紛。截止目前,已完成3輪次入戶巡查和基礎信息采集,開展安全教育、法律法規宣講活動3場次,召開政法干警聯席會議3場次,開展社會治理“有問有答”活動13場次。排查安全生產、治安隱患180余件,處理解決矛盾糾紛38件。加大對吸毒、邪教、刑滿釋放、社區矯正、信訪重點人員的監管力度,有力維護轄區安全穩定。聚力改善人居環境,有效提升群眾幸福感。立足轄區實際,結合“清污消土”、“一周一主題”專項活動,一手抓基礎設施更新改造,一手抓人居環境和質量提升。以環境衛生整治、商家住戶管理、街區設施維護更新為主要內容,打造北環東路精品街巷,改建安居路環衛工人愛心驛站,大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品質。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力量,用活在職黨員“社區E家”與“醉美肅州”線上平臺,積極發布“清污消土”“保護母親河”等志愿服務活動指令,大力開展“衛生示范小區”“衛生明星戶”評選表彰,營造“人人保護環境、人人參與宜居社區建設”的濃厚氛圍。截止目前,開展“清污消土”專項行動14次,集中整治占道經營、臨時市場周邊、背街小巷10余次80余處,切實凈化美化了轄區環境,提升了轄區居民的幸福感。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