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肅州訊 自“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肅州區北新街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為民服務,緊扣“抓執行促落實”目標,以居民需求為“風向標”,聚焦民情民意和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從群眾“急難愁盼”角度精準發力,有效整合各方資源,積極探索服務形式,不斷增強服務能力,全面落實民生服務領域各項惠民政策,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切實提升轄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在邁開步、俯下身中知民情解民意。按照“民情信息無遺漏、社區管理無盲點、聯系服務無縫隙”的要求,用好“百姓說被北新 共商家務事”民主協商議事平臺,結合“小板凳議事會”,“流動黨課”進樓院,社會治理“有問有答”等方式,通過黨員大會、黨小組會、低保例會、清掃員例會等多種會議,對居民群眾開展各類惠民政策的零距離講解宣傳,確保轄區特別是辰潤園、福潤園保障性住房小區困難群眾及時了解政策,做到“應幫盡幫、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同時在“北新之窗”微信公眾號開辟宣傳專欄,定期宣傳推送民政低保、社會救助、殘疾人兩補、優撫、勞動保障、衛生健康等惠民政策,不斷提高群眾的政策知曉率,有效暢通群眾反映需求的渠道。
把“真抓實干”作為“第一要務”,在敢擔當、善作為中解民憂紓民困。結合轄區實際和服務對象,分類詳細建立低保、困境兒童、困境婦女、獨居高齡老人、困難退役軍人、重度殘疾人等各類困難群體臺賬,實時動態更新。建立包掛制度,由社區分管領導、部門干部和網格長定期入戶走訪,實地了解困難群眾的生活狀況和需求,主動提供相應救助和志愿服務,確保符合救助條件的群眾“一個不漏”。截止目前,為轄區880戶1415人低保對象按時足額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對169戶306名困難群眾進行臨時救助,共計發放惠民資金430萬余元。對15戶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和高齡、失能、殘疾人開展居家適老化改造,為154名殘疾居民提供貼心的換證服務,對23戶困難重度殘疾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協助8名殘疾人到區殘聯康復門診進行健康體檢。為84名困難退役軍人發放醫療保健愛心卡,切實解決買藥貴、看病難的實際問題。積極聯合酒泉市救助管理站,組織社會各界廣泛開展“關愛困境兒童”活動,為轄區7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21名低保未成年人,11名殘疾學生和貧困家庭子女申請發放就學資助補貼6000元以及各類愛心物資。組織25名轄區低收入婦女開展“兩癌”免費檢查,為15戶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發放愛心醫藥包,為17戶計生特殊家庭及時上報扶助資金。聯合西北街衛生服務中心為轄區80名低保對象開展免費體檢活動。切實做到了回應居民需求,保障了群眾切身利益。
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在會干事、干成事中增進民生福祉。社區始終以“讓群眾好辦事,為群眾辦好事”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推進便民服務大廳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不斷完善便民服務設施,為群眾提供便利舒適的辦事環境。服務大廳規范上墻公示政務公開、咨詢服務、投訴監管、首問責任、限時辦結、AB崗、上門服務、工作人員考勤等相關工作制度。在醒目處張貼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工作人員一覽表,嚴格實行首問責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不斷提高工作人員辦事效率,最大程度讓群眾辦事少跑腿、不添堵。精心制作便民服務指南、便民服務卡、群眾意見簿并放置于大廳前臺,方便群眾隨時聯系社區,現場留下意見建議。同時,設置評價器、等候桌椅、飲水機、報刊書籍展架等,為辦事群眾提供溫馨便捷的服務,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回應群眾期盼,在抓實、抓好民生服務中促進社區和諧發展。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