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玉門訊 眼前這位大哥身材單薄,中等身高,50歲的人看過去有些蒼老,與人說話時,閃爍的眼神給人一種莫名的親切感。而他在高墻內(nèi)與在押人員交流時,則會透出一種會心的安寧。
一上午,他講述著那些高墻里既平淡又精彩的故事。他說,這里的羈押人員,改過自新最需要的就是“希望”。
一條監(jiān)區(qū)百米長廊,100多名在押人員,成了他6年默默的“堅守路”。
在這條長廊上,他每天幾乎行走2萬步,而這6年間,他用人生的1.2億步鋪就了對黨的“忠誠路”。
為了一個簡單而又崇高的使命,在這條路上他窮盡了青春年華,卻又在最灰暗的地方綻放出希望之花。
這個晴空的上午,我們記住了他——玉門市看守所民警李琰軍。看守所在押人員親切稱呼他:李大哥。
李琰軍的話不多,卻見心見肝。他說,他常常覺得自己這一輩子就是為了走好這條路來到人世上的。
2017年,李琰軍被安排到看守所工作,第一次感受到了監(jiān)區(qū)這條長廊路的遙遠和艱辛。他每走一個班都在2個小時以上,而晚上的夜班不只是熬夜,還要定時進行巡控,每天行走下來都有2萬步以上,也烙下了腰腿疼的病根。
同時,他還要隨時準備迎接各種突來的刁難與危險。“在押人員入所后對抗民警管理的事時有發(fā)生,如果解決不好就會出現(xiàn)更大問題。”李琰軍首次面對這樣棘手的問題,并沒有被擊退,而是跟著老民警用心學經(jīng)驗,用情化解在押人員的心理壓力,時間久了,李琰軍也就有了自己的心得。
“李大哥,是您的幫助才讓我感受到生的希望……”前幾年,白某某因?qū)め呑淌掳溉胨@個曾經(jīng)的“一哥”,入所后并沒有改過自新的表現(xiàn),而是一系列對抗行為抵觸管理。面對白某某挑釁,李琰軍多次找他談心談話,發(fā)現(xiàn)白某某這樣做的主要原因還是牽掛著年幼的三個孩子和年邁父母。
李琰軍一邊進行“親情攻勢”,真情疏通思想認識,另一邊通過與辦案單位、律師聯(lián)絡協(xié)調(diào),及時了解孩子學習以及家中老人身體狀況,還自掏腰包給孩子購買了學習用品。
在真情感召下,白某某抵抗情緒松動了,經(jīng)過反復溝通談話,李琰軍不斷鼓勵白某某,而他也因表現(xiàn)良好受到監(jiān)區(qū)首次表揚。從此,李琰軍與他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每次我看著這些在押人員能夠改過自新,重新走上正軌,我心里真有一種特別幸福的感覺,覺得自己是一個了不得的人!”這是李琰軍從事監(jiān)管工作后的認識價值。
僅僅是為了一個飯碗,李琰軍在這條長廊路上或許早就堅持不住了。讓他最終堅持下來的,是這條路傳達給他的一種神圣。而這種神圣就像是在押人員所言,那是一種希望。
投稿人:玉門市看守所 賈彩霞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