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敦煌訊 近年來,敦煌市黃渠鎮立足鎮情,結合實際,探索形成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新模式,逐漸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社會治理的觸角延伸至鄉村的每個角落,形成人人參與治理的良好局面,全鎮美麗鄉村建設開啟加速度,基層治理煥發出勃勃生機。
政治統領,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
按照“三位一體”綜合改革的發展思路,逐步構建“1+6”組織體系。通過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共推選出38名黨組織委員會委員以及書記、副書記,平均年齡45.2歲,40歲以下8人,大專及本科學歷10人,女性11名,女性比例達30%,較上屆年齡、學歷結構均得到明顯優化,全面完成了書記、主任“一肩挑”,實現了年齡、學歷“一降一升”的目標。同時,積極發掘和培育后備干部30人,并通過開展各類培訓和結對幫帶,不斷提升后備力量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吸引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輕人參與到村“兩委”工作中來,為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法治保障,夯實基層治理“壓艙石”
堅持把法治作為治理的根本,強化普法宣傳教育,引導全民遵法守法。全面實行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創建村級法治文化陣地,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一站式”綜合性法律服務。建立6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開展法治宣傳,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服務村(社區)依法治理。全面推進“三級網格”管理機制,拓展“網格+”工作載體,全鎮51個網格全部配備了網格員,進一步發揮網格員“治安巡邏、普法宣傳、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等職能作用。今年以來,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惠民活動12場次,發放各類普法宣傳彩頁4000余張;排查各類矛盾糾紛41件,成功調解39件。
德治教化,弘揚社會治理“新風尚”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充分發揮支部黨員在鄉村治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利用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紅黑榜等,引導村民移風易俗,凈化社會風氣。黨員干部帶頭自覺抵制高價彩禮,反對陳規陋習,為群眾樹立榜樣和標桿。發揮村(社區)婦聯的職能優勢,引導各界愛心人士、志愿者,參與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困難群眾結成幫扶。開展五星級文明戶、身邊好人、“好媳婦”“好公婆”等評選活動,用身邊的典型激勵身邊人。開展“慶豐收、展笑顏”主題作品展,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實現群眾精神和物質雙豐收,潛移默化地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自治強基,催生社會治理“新品牌”
突出群眾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主體作用,全面推行村(居)民委員會規范化建設,所有村(社區)全部設立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婦女和兒童工作等委員會,規范開展各類活動。嚴格落實民主議事制度,建立群眾“議事廳”,實現“微自治”,定期召集隊長、婦女隊長、各組村民代表參加議事,大到村莊規劃、產業發展,小到庭院改造、鄰里糾紛調解等事項都列入協商范圍,實現了群眾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在推進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中,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按照“包干到戶、包戶到人”原則,入戶宣傳改廁、土坯房改造政策,積極動員群眾參與,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智治支撐,打造為民服務“幸福圈”
堅持以智能手段提升現代化治理水平,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通過綜治e通APP,實現網格信息快速反饋。推進雪亮工程全覆蓋,在全鎮重點區域安裝視頻監控16個,進一步筑牢治安防控的“籬笆”。開通村村通大喇叭,讓防詐反邪小知識、安全溫馨提醒、重要通知第一時間傳遞到千家萬戶。依托敦煌市“三位一體”平臺,實現線上融資、農資信息、農資團購以及民生保障等全方位服務,實現手機變成農具、數據變成農資的要求,激發鄉村經濟新活力。走實網上群眾路線,組建組級微信群,讓“微信”服務潛移默化地成為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轄區群眾的安全感進一步得到增強。
黃渠鎮通過建立健全以政治強引領、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強教化、以自治強活力、以智治強支撐的“五治”融合基層綜合治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進一步增強了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黃渠鎮人民政府:任磊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