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是新時代的一個特殊符號。它傳遞著新時代的強音、人民的心聲。這張“網”,不打魚,網的是居民家里的眾多瑣碎事;這“格”子,不寫字,只記錄居民的所需、所急、所盼。社區的的網格長們,就是用這一張張小網格“編織”出了一幅幅暖心的畫卷,白婧就是其中的一員。
在家里,白婧孝敬父母的好女兒;在社區,她是服務基層的網格長,她猶如一把繁忙的梭子,用縷縷“初心之線”,編織著社區居民“幸福之網”。
白婧管理的網格,弱勢群體多,特殊人群多,老年人多,所以居民防范和戒備心理較強。對此,她堅持從一點一滴的細節做起,在日常信息采集過程中,她努力做到“禮、細、誠、信”。即:入戶敲門“禮”字當先、信息采集“細”致周全、帶著“誠”心為民服務、取“信”于民樂于奉獻。網格劃分以來,白婧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巡查自己所負責的片區,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是否有未經過登記的流動人員出入;查看公共設施是否完好,查看重點管控區域是否正常。通過這樣的巡查,她每天都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您血壓高,每天要記得按時吃藥。”白婧一邊拿藥,一邊對社區孤寡老人叮囑道。隔三差五,白婧就會上門看望片區的孤寡老人,這是她在社區經常做的事情。
“網格長就是居民的‘小管家’,落實十項工作職責是我們網格長最基本的任務,網格中的大事小情要做到心中有數,社情民意要事事了解。”白婧說,“每次下網格,我都會到居民家中坐會、聊會。”潤和家園有一名吸毒人員,因有吸毒史找不到工作,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常年吃藥。白婧經常去看望他,多次協調共建單位去走訪慰問,并協助他申請了臨時救助,為他聯系了工作,讓他可以正常生活。潤和家園有一位80歲的老人需要認證高齡,繳納醫療保險,老人行動不便,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也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白婧在上門入戶了解后,幫著老人完成了高齡認證,協助他繳納了醫保,經常幫老人購買生活用品,有時間就看望他,陪他聊聊,擔心老人出現突發狀況后聯系不到家人,細心的把老人和子女的聯系方式都留存下。老人激動的逢人便說:小白真是個好閨女,真是比我的親閨女還親吶。
疫情防控期間,匆匆吃口飯、立即奔赴崗位,忙的顧不上家里的父母親,爺爺去世后也只是抽時間去了一趟……這是白婧的日常寫照。人員排查、執勤站崗、政策宣教、上門做核酸,為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用品、收集垃圾……從星夜到白晝,時時刻刻都能見到白婧穿梭于潤和家園的身影。“沖在一線,是一名基層社區工作者的職責所在,我必須全力以赴。”她經常說,“網格也是我的家,我要努力做好居民的貼心人和守護人。”
一句溫馨的問候、一個甜美的微笑,無論她走到哪里,總能讓網格內的居民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這閨女特別熱情善良,大家有啥事都找她幫忙,她從來沒有推辭過。”社區居民說起白婧,紛紛點贊。
白婧說:“網格長干的是最基層的事。工作看似事小,其實事關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為社區居民辦實事,當居民的貼心人,為大家貢獻自己的力量”。(黃宇)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