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一打呱呱響,我們四位走上場,一二三四排成排,來個節目三句半……”東南街街道金泉路社區同心樂藝術團的隊員們正表演著自己編排的全會精神“三句半”,臺下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快板聲聲,熱火朝天,同心樂藝術團的隊員們用快板詞讓黨的政策宣講形式“活”起來,在群眾中“唱”出來。“通過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大家在寓教于樂中感受全會當中的精神力量,深刻體會祖國的發展帶給我們生活的改變”藝術團趙老師笑著說。
“70年代,機械化程度也不高,為了能把各種補給送到祖國邊疆,我們老工程兵用現在的話來說真是基建狂魔,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靠著雙手打通一個又一個要塞。”在悅和家園黨支部,曾在新疆服役的退伍老兵劉班長正在向在座的黨員講述自己的故事。“身邊人講述身邊事,我覺得這種方式很好,好像又把我們拉回到了那個滿腔熱血保家衛國的歲月,我聽了很受感動。”年輕的賈師傅聽了劉班長的講述,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慨。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后,從社區黨委到樓院支部,從黨員干部到普通群眾,金泉路社區通過文藝演出、老兵故事會、黨員讀書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全會精神進樓院,在社區全面掀起了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
“嘀嘀嘀......”冬季集中教育科普“大篷車”開進金泉路社區怡景花園,工作人員搬來了科普展板、政策咨詢臺,向駐足的居民介紹了法律法規、衛生健康、垃圾分類、防詐等知識,將“大篷車”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把官方語言變成了口頭語言、變成了百姓話,在宣傳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活動現場,社區“同心360”6支志愿服務隊伍也積極參與,“理”大姐剪刀飛舞、“縫”阿姨飛針走線、“修”師傅游刃有余,“我就說頭發長了腿腳也不方便,正發愁怎么剪一剪呢,你們就來了。”住在8樓的李大媽聽見樓下來了服務隊,趕緊下了樓,不一會一頭精神的短發就剪好了。
“師傅,您這輪胎有點漏氣啊,我給您檢查一下是不是車胎扎破了”,志愿服務隊的白師傅一邊拿著工具一邊說道。志愿者們不懼寒冷,義務為居民開展服務,受到活動現場居民的一致好評。金泉路社區將全會精神的學習宣傳落實為一件件為民的服務的實事好事,將“大道理”講實,“大民生”做細,推動全會精神在基層深根開花。
供稿人:周陳德
供稿單位:金泉路社區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