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瓜州縣水務局對標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堅持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落實到“優化服務”上,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
一是完善審批體系。按照“一窗受理”工作要求,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采取“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方式,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窗通辦”和“一站式”服務,破解了群眾辦事跑腿多、多處跑的問題。全年依托“酒泉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共辦理審批事項70件,辦結率100%,群眾好評率100%。
二是優化辦事流程。按照“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運作模式,梳理整合本單位7項審批事項的申報表單和申報材料,不同審批階段申報材料可共享復用,且在同審批階段的審批部門共享的申報材料,不再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供。
三是全面推行幫辦代辦服務。為重點企業提供全方位咨詢、指導和幫辦代辦服務,努力當好“金牌服務員”。疫情期間,工作人員積極通過電話、微信或QQ多次與外地企業聯系溝通,告知辦事流程,通過網絡方式實現申報資料的核驗和審批。全年通過“不見面審批”和“零跑腿”的“網辦”模式,提供電話咨詢、辦理45余次,幫助12家企業完成審批,為企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四是加強工程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以“雙隨機、一公開”和“信用甘肅雙公示”資源共享,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加強工程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做到寬進嚴管、放管結合,在監管中做好監督檢查。
五是積極推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制。申請人在主要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而次要申請材料有欠缺但不影響實質性審批的,在按照要求做出書面承諾后,審批人員直接做出審批決定,待材料補正后再核發審批結果材料。為辦事企業開辟了一條審批服務的“綠色通道”。全年通過“告知承諾+容缺受理”方式共辦理事項35件,有效壓縮了辦理時限,提升了辦事效率。
六是加強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銜接。全面梳理了工程建設方面企業咨詢的問題清單,設置問答情景納入12345熱線知識庫并及時更新完善,確保工程建設領域事項有專人辦、疑惑有專人解,及時回應企業關切。
(聶蓉)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