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社區社會治理能力,滿足居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東南街街道解放路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三個一”工作模式,即“搭建一個平臺、建立一套系統、組建一支隊伍”,更加貼心服務居民群眾,不斷增強社區凝聚力,持續提升社區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讓“平安之花”在社區綻放。
搭建一個宣傳平臺
解放路社區以“線上+線下”的宣傳模式,不斷豐富轄區居民的各類安全知識,增強他們在社區治理中的“主人翁”意識。通過戶外宣傳欄、電子顯示屏、流動小喇叭等實體媒介,廣泛開展國安、反恐、反詐、反邪教、禁毒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知識宣傳;依托社區公眾號,微信朋友圈等新媒體,積極推送社區動態、社會治理的創新做法、法治宣傳等內容,呼吁轄區居民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中,營造人人參與平安建設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增強了轄區居民的安全法制意識,提升了社區治理工作的滿意度。
建立一套管理系統
社區依托專職網格長隊伍,聯合物業、轄區單位,凝聚多方合力,打出治理“組合拳”。更好地傾聽民聲,架起溝通連心橋,小區物業、網格長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及時上報,社區協調各方盡力解決,確保居民的呼聲能夠及時被聽到,民生問題盡快被解決。針對下水經常性堵塞、電動車飛線充電、居民無活動場地等居民的“痛點”問題,解放路社區發揮網格網格長貼近居民的優勢,上門了解情況、征集意見,并做好解釋工作,疏導居民情緒。根據收集到的民情民意,社區結合實際情況,優化基礎設施,合理配置資源,從根本上滿足居民需求。目前,社區協調轄區單位出動大型排污車徹底解決了啤酒廠下水經常性堵塞的問題,在航天家園新增停車位198個,在航天家園、潤和家園為居民落實活動用房2處并配備了活動器材,新增電動車充電裝80個,新增四分類垃圾收集亭8個。
“現在,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電動車沒地方充電,也不會為電動車飛線充電的安全問題而擔憂了。”春景苑小區的居民對新設施贊不絕口。
組建一支志愿者隊伍
社區積極發動樓棟長、單元長、業委會成員、五老人員、駐點政法干警等社會力量,組建“社會治理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頭雁”作用,由黨員帶頭,社區干部和網格長協同配合,走訪入戶,聽取居民心聲。志愿隊中有網格里的“法律明白人”、平安志愿者,結合每周二的“有問有答”活動、每月15日的駐點政法干警聯席會議以及“我當一天網格長”等活動,志愿者們廣泛聽取居民意見,從秋毫之末處服務居民。在近期的入戶走訪中,志愿者們上門幫助8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更換燃氣管,購買米面等生活用品,為殘疾人家庭打掃衛生,送愛心午餐,工作的點點滴滴中都能體現關懷的溫度。此外,在平安建設宣傳、疫情防控、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中也少不了志愿者的努力,不論嚴寒酷暑,社區里總能看到“志愿紅”和“網格藍”奔忙的身影。
在“三個一”工作模式下,解放路社區社會治理工作不斷深化,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黨員、居民、志愿者、轄區單位參與到社區事務中,營造出人人參與平安建設的良好氛圍,轄區居民的歸屬感、安全感、滿意度不斷增強。
(黃宇)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