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玉門市新市區街道社區堅持把為民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把學黨史與悟思想融會貫通、辦實事與開新局同向發力,將學習黨史與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有機結合,傾力解決居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老百姓的事,老百姓商議
地處玉門市新市區老城區南街社區的民主路、一村健身廣場道路兩側的白楊樹,本應是炎熱夏季,轄區老人圍坐乘涼、聊天、打牌的好去處,但因長期缺乏有效管理,部分樹木枯死,居民群眾多次反映。玉門市新市區街道通過政協委員工作站、社區政協協商議事會,協調人力、物力解決。
社區協商議事會成員付春說:“為徹底解決民主路、昌馬路、一村小廣場樹木澆水的問題,要先做個澆水的預算清單,向社區幫建單位爭取樹木澆水的專項資金,購買相應的設施設備,由專人負責給樹木澆水。”
預案并沒有意料中那樣得到協商議事會成員的一致認同,有人質疑:資金爭取不來怎么辦?爭取的少,不夠怎么辦?
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協商議事會達成協議:由社區和共建單位自然資源局,通過市自然資源局撥付資金,社區購買澆水設備,由統一定期給轄區樹木澆水。
目前,在南街社區一村小廣場、民主路、昌馬路,道路的水井中安裝了閥門,購置300米左右長的水管、蓄水桶、推拉車,根據距離水井遠近,采用蓄水桶灌澆及推拉車灌澆方式對道路兩旁樹木進行灌溉。市住建局灑水車每天至少兩次對其背街小巷進行灑水,降低塵土。
老百姓的事情,老百姓解決
今年以來,玉門市新市區街道和各社區按照“議事會主席+固定成員+X”的成員構成模式,堅持因地因事靈活確定,重視吸納威望高、辦事公道的老黨員、退休老干部、群眾代表和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工作者、社會工作者等參與,豐富了基層協商議事形式和載體,提高了協商議事的專業性、說服力、認可度。
我們充分將議題征集與社區網格管理相結合,充分發揮社區內政協委員、社區網格員和樓(棟)長的作用,力爭把協商議事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打通協商為民最后一公里。各社區議事會通過發放征求意見表、座談走訪、居民代表會議、網絡征集等形式,共征集到“解決居民活動陣地”“治理車輛亂停放”“解決散居樓院物業管理”等協商議題16件。
南街社區黨委書記張巧說:“以前對居民群眾反映的問題,社區很多時候總是‘有心無力’。現在居民的事自己提、自己議、自己做主、自己辦,充分發揮居民的力量。很多困難困難迎刃而解,老百姓的滿意度也提高了。
目前,新市區街道社區通過切實落實協商于民、協商為民要求,推進議題征集、調研、協商議事的常態化,居民群眾的“關切事”得到有效解決。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