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街街道地處肅州城區東南片,現轄漢唐街南、東關苑、南苑、金泉路、祁連路、解放路6個社區。轄區有“三多三大”特點,即老舊樓院多、重點人員多、流動人口多、管理區域面積大、弱勢群體基數大、管理服務難度大等特點。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工作啟動以來,東南街街道依托委員工作站了解民情、聽取民意,圍繞上合黨意、下合民心的“腸梗阻”問題,努力把協商議事會打造成黨委政府的“好幫手”、居民群眾的連心橋、委員履職的新平臺。
共享單車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興產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因共享單車使用方便、價格便宜、綠色環保、鍛煉身體,成為很多市民短距出行的代步工具。東南街街道低保戶占全區五分之一,低收入人群出行大多依靠共享單車,共享單車與居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騎的溜但停不好,居民對它既愛又恨,反映強烈。由于共享單車停放無序、姿勢各異,出現“倒立”、“躺臥”等各種姿勢,占用了公共空間,甚至變成了“共享垃圾”,造成新的環境問題,不僅破壞了城市文明有序的形象,而且帶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復雜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已迫在眉睫。
廣納入,議題征集在居民群眾的“心坎上”。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拓寬議題征集渠道,廣泛征集議題。線上,充分利用“東南街訊”微信公眾平臺、各社區居民聯系群等,廣泛收集協商議題。線下,向社區及時發放意見建議征求表,面向大眾居民廣泛征求關于街道社區治理、市容市貌提升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并及時進行梳理匯總和歸類。街道黨工委及時召開黨工委會議,對征集的議題和反映的問題進行充分討論,確定把“加強共享單車管理”作為協商議題,公示后交街道協商議事會進行協商。
真解決,努力打造“有溫度”的議事會。街道政協委員工作站組織政協委員和社區負責人開展加強共享單車專題調研,實地查看了東苑校區門口、東關老舊樓院等處共享單車停放區,委員在調研中充分肯定了共享單車的優點,但確實存在超量投放、停放無序、缺乏公德、影響市容的問題,已成為城市秩序中的一種“城市病”。針對走訪調研的問題,街道政協委員工作站組織召開“加強對共享單車管理”協商議事會,部分政協委員、協商議事會成員、交通運管所、片區長制辦公室、街道社區分管領導及共享單車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街道城管辦就街道目前共享單車存在問題用圖片形式進行了匯報,單車運營單位負責人就運營管理情況也做了匯報,運管所就單車出現問題和前期的溝通情況進行了座談,與會政協委員和議事會成員對共享單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圍繞協商主題,提出了“共理、共管、共治、共育”的意見建議。
強落實,成效評估“居民說了算”。協商結束后,協商議事會及時將討論結果在街道公示欄進行5天的公示,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協商意見被街道黨工委采納后,及時下發任務清單,督促開展共享單車清理整治和規范管理工作,后續跟進協商成果落實。一是督促各社區大力營造共享單車清理整治的輿論氛圍,滾動播放宣傳標語23條,懸掛橫幅34條,向居民發放倡議書2000余份;二是結合每周五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聯合執法、片長、公安等部門對共享單車進行集中整治,新劃定共享單車停車位12個,整治亂停亂放21處;三是秩序員常態化開展共享單車文明停放勸導和秩序管理工作,提高共享單車使用者文明出行、文明行車意識。建立多方監督機制,由街道主要領導、協商議事會成員代表、相關單位及部門負責人組成考評小組,深入重點路段、城郊結合部、樓院小區,對共享單車停放、管理等進行監督、評估,并向居民發放了議事成果測評表,確保協商議事成果轉化。
共享單車管理既是社會治理大問題,也是市民出行的“關鍵小事”,此次協商議事活動,聚焦群眾出行問題,既找準了“病灶”,又開準了“良方”,也給政府準入、管理、考核共享單車提供了良策。通過“小協商”解決“大問題”,很有針對性、很有意義,是一次高質高效的協商議事活動,是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次生動實踐。開展基層民主協商治理,顯然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啟發意義。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