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酒泉市

暮色映初心 壯志酬黨恩

時間:2021-08-04 14:43:2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心懷信仰、有所堅守,即便暮年,依舊少年。家住南苑社區39號樓的武廷祥老人,本應壯志得酬的退休生活,卻在忙碌中呈現出了別樣的風情,那無數燈火中穩健的筆鋒,那從未熄滅的斗志與激情,成為了老人生命中最美的風景。

初心成于年少。解放戰爭時期出生的武廷祥,文化層次不高,卻有著豐富飽滿的人生經歷。15歲至29歲,他擔任所在生產隊和村的文書、團支部書記,負責勞動任務的分配、工分的記錄、生活物資的核算、配發,這是別人眼中的“肥差”,年輕的他卻沒有想那么多,黨和人民信任他,交付給了他這么重要的任務,他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一碗水端平,把活干好。此后的14年里,他始終秉持一顆公心,總是把最苦、最累的活留給自己及家人,最好的生活物資先分給別人。他不斷學習,在工作崗位上錘煉黨性,1970年,25歲的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從此共產主義成為了他終生不變的信仰,而他也以此為榮,無怨無悔的奮斗了一生。

奉獻就是責任。人生的里程,偶然與必然定有因果,正如努力和優秀的耀眼光芒是不會被掩蓋的。1974年,立場堅定、踏實能干的武廷祥被推舉進入水利系統工作,從此便于水利結下了不解之緣,精力最旺盛的年華全部獻給了酒泉水利事業。數十年的工作,他總是沖在第一線,干最苦的、最累的、最難的。他參與了肅州區各個河系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開山辟道,筑堤起壩,臥冰嘗雪,食草果腹,他和老一輩水利人,在那個缺衣少食,沒有現代化建設設備的年代,以血肉之軀,一身力氣,一腔熱血,滿腹赤城,在肅州大地上為農業灌溉架起脈絡。他說,工作就是奉獻,黨的事業有需要,他就有價值,再苦再難也是甘之若飴。

退休光芒不減。走過艱辛的建設歲月,迎來幸福的晚年時光,兒孫膝下,生活無虞,諸事如愿。可是他卻放棄了頤養天年的安閑生活,因為不曾熄滅的斗志,因為熠熠生輝的黨性。2014年以來,他查閱無數檔案、文獻資料,尋訪數名水利事業先輩,考證確認許多變遷地標,結合自己從事水利工作以來的親身經歷,歷時七年,整理編印了《酒泉水利紀要》,同時收集整理、編印了《紅色記憶》,那些來自書籍、報紙、資料、電視電影、父輩口口相傳的紅色革命故事、英雄人物事跡,那些零落的只字片語,他都懷著一份最真摯的敬意,查證補充完善,使這部飽含著心血的書飽含著深情。

黨性千錘百煉。老人工作時勤勉,生活中樸素,他總是讓黨性的光芒照耀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處處爭先鋒,事事當模范。他從不缺席樓院黨支部活動,帶頭參與社區各項治理工作,積極支持社區開展的各項活動,他以身作則,引導和鼓勵年輕黨員、樓院居民共建家園。在中國共產黨100歲生日來臨前夕,黨齡已有51年的武廷祥老人給黨組織繳納了1000元特殊黨費,身體欠佳許久的老人這幾天格外爽利,能夠親歷黨的百年華誕,他開心又激動。他說自己年事已高,想為黨和國家做些其他貢獻已是力不從心,只能以此表達深沉的愛黨情懷和不變的愛黨初心。

見證了時代變遷,感受過生活艱辛,親歷了黨和國家的成長、強大。歲月沉淀出老人的睿智與豁達,使那份淳樸的愛黨之情更為厚重,向黨之心愈發堅毅。胸口鮮紅的黨徽,是他從不愿卸下的榮光,老人用它告訴自己、告訴家人子女、告訴所有認識他的人,他的名字前面有中國共產黨員六個字,那是一份責任,是一份使命,他畢生都在為之奮斗,他無愧于黨、無愧于祖國。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