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是黨在基層執政的支撐點,也是創新社會治理模式的基礎平臺。為打造“鐵人先鋒動車組,365天在路上”特色服務品牌,今年以來,新市區街道迎賓路社區以黨建統領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把基層黨建與傾聽群眾呼聲、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服務水平、促進和諧穩定相融合,形成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網格化管理為主導、社區居民為主體,志愿服務、物業公司、社區共駐共建單位等多元主體參與的社區協調治理“新常態”,交叉形成縱向到戶、橫向到邊全覆蓋的社區平安幸福大格局。
一、營造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
“社區靠群眾,群眾靠活動,活動靠宣傳,宣傳靠文化”。家和苑小區是全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區,居住群體復雜特殊,為提高小區居民的融合度。社區以開展各種活動為抓手,營造紅色文化;創新開展“黨員;丶摇、黨員干部“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強化紅色文化教育,傳遞紅色能量。連續一星期在社區鐵人影院開展“紅色電影進社區”活動,讓居民通過觀看電影重溫祖國發展歷程、感受祖國發展巨變,增強居民熱愛祖國的意識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二、創建紅色陣地,“24小時服務不打烊”
迎賓路社區服務陣地曾是一個187平方米的地下室,辦公場地狹小簡陋,大大影響了為居民服務的效率。迎賓路社區經過多方協調,建起了新的黨群服務中心,于2020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黨群服務中心不僅設有功能齊全的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警務室、紅色基地室等功能區,還有服務社區居民的矛盾調解室、圖書閱覽室、老年人活動中心、市民教育室、未成年人活動室、文明實踐站、紅色影院等特色區域,為高效全面服務居民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迎賓路社區黨總支依托三社聯動的“酒泉市怡心社工”這一組織,針對轄區精神障礙患者多的特點,為精神障礙患者群體提供助潔、助醫、助行、助餐活動,旨在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助民、安民、惠民”的服務,提升精神障礙患者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三、打造紅色物業,建起居民“連心橋”
物業服務聯系著千家萬戶,關系到小區居民生活質量。迎賓路社區黨委推動轄區物業公司積極打造“紅色物業”,通過四“紅”將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紅”在黨建引領,定期開展業委會和物業聯席會,探討物業服務提升的具體措施,激活“紅色”細胞!凹t”在陣地建設,迎賓路社區黨支部與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聯合打造“物業聯調室”,及時受理業主反饋的問題!凹t”在機制建設,建立“入戶拜訪”制度,物業主動收集居民投訴及意見建議,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回應居民關切,切實解決居民的麻煩事、憂心事!凹t”在多元服務,紅色物業開展紅色服務,搭建起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連心橋。目前,飲馬嘉園業主委員會已走訪收集居民意見20余條,調解物業糾3起,綠化小區花園3處,讓居民生活更舒心、更開心。
四、創造紅色網格,服務居民零距離
“社區吹哨,黨員報到”。為更好地發動居民參與社區管理服務工作,提高居民群眾組織化、自治化程度,迎賓路社區大力推行“1包50”小網格工作模式,以黨員為主體共設111個樓棟長,利用“熟人”優勢,本著“矛盾不上交、矛盾不出社區”的原則,借助小網格化管理,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化解矛盾,形成了居民自治組織常態化工作新格局。迎賓路社區自開展樓棟自治工作以來,各樓棟長作為樓棟信息員、矛盾調解員、隱患排查員,共搜集居民信息36條,化解居民矛盾16條,消除安全隱患34個。
撥動一顆子,激活整盤棋。迎賓路社區通過黨建引領,激活了社會治理創新的“紅色引擎”,促進了小區和諧健康發展,提升了居民滿意度和獲得感。下一步,迎賓路社區黨支部將對15個小區大網格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讓黨員的光輝閃耀在樓棟每個角落。在推動樓棟黨建工作的同時,繼續發揚鐵人精神、拓展紅色服務,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進而實現“家和萬事興 和諧萬家紅”的美好愿景。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