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街北社區位于肅州城區東北片,屬城鄉結合部,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有回族、裕固族、東鄉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滿族等9個少數民族,現有常住居民8574戶,23877人。社區黨總支下設15個黨支部,其中直管黨員支部8個、黨員311人。今年以來,社區黨總支堅持以人為本,以服務群眾為落腳點和出發點,從抓黨組織建設入手,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把關心群眾的冷暖作為工作重點,努力創建管理有序、生活便利、訴求暢通、身心愉悅、和諧幸福的新型文明社區。
黨建引領組織建設,提高凝聚力和戰斗力
社區黨總支堅持抓住黨建這個關鍵不放松,在陣地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上做實做好,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強基礎。社區黨總支將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結合各樓院支部實際,對黨支部班子成員缺失、班子作用發揮不到位的黨支部進行了摸排,推選思想政治素質好、為民服務意識強、組織協調能力強的黨員擔任支部班子成員,調整和強化三個樓院的支部班子,優化支部委員結構,更換委員9名,開展黨務干部和黨支部書記培訓2場次,培訓30人;積極主動創造條件,落實北后街樓院黨支部、居民服務站活動服務場所520㎡,爭取資金6.5萬元對活動服務場所進行維修改造,達到標準使用條件。同時,按照“四抓兩整治”工作要求,精心打造“社區黨總支-樓院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單元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每月按期開展固定黨日活動,積極組織黨員參加環境保護、防災減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工作,定期組織開展座談交流、才藝展示、趣味項目、拓展訓練、紅色教育等主題活動,強化黨性鍛煉,滋養初心使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建強基層堡壘,助力社區治理。基層協商民主集民智。聘請“兩代表一委員”、“五聯雙報到”單位、轄區單位、派出所、物業公司所等部門代表為協商理事會成員,通過問、說、提廣泛收集各方面議題,定期召開理事會會議進行協商討論。目前,收集到議題12項,已協商解決公園路90號拆遷區危墻修繕,噪音擾民、老舊樓院改造、違章建筑拆除、華寶花園鴿子擾民等建議題12項。充分利用各居民小區視頻監控系統,加強小區安全管理,居民小區秩序井然。完善居民公約,引導居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培樹典型樹民風。深入開展“樓院之星、社區好人”評選、“傳家風、立家訓”等活動,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廣泛宣傳善行孝舉;定期開展道德講堂、廉政講堂和母親講堂活動,不斷提升居民群眾道德素養。止目前,評選愛崗敬業、孝老愛親、志愿服務等“樓院之星”32人,評選出王朝香等“文明家庭”各類典型10戶。疫情防控聚合力。自疫情爆發以來,轄區共駐共建單位黨員干部180余人、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居民群眾300余人以“戰時”精神,組成一支黨群防疫先鋒隊,身披“紅馬甲”走街過巷,主動入戶排查3300多次,派發宣傳資料6700余份,組織房主、租住戶簽訂《出租房屋疫情防控八項保證書》618份。積極參與衛生整治、樓院消毒,奮戰在街頭、巷尾、樓院,將全轄區的衛生環境提高到更高水平。持續對居家隔離家庭進行巡查,提供送餐及幫購生活用品服務,“跑腿小分隊”、“獨居老人保障隊”、“居家觀察服務隊”等成了社區的靚麗風景線,為12000多名群眾提供精準、貼心服務。在這次大考中,廣大黨員在關鍵時刻都能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能豁得出去,共同守護了我們的家園。
黨建引領“三治融合”,助推基層社區治理
社區黨總支堅持深化黨建統領工作機制,積極構建“1+5+X”的區域化黨建格局,覆蓋黨員700余人,“五聯雙報到”單位9家,轄區共建單位12家,依托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工作機制,建立黨員聯系制度,深化黨群聯動,全力打造基層治理“黨建”新模式。
發揮“法治”保障作用,增強基層治理定力。社區黨總支不斷強化法治宣傳,堅持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治本措施,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的多元化糾紛排查化解目標。充分發揮“法律政策宣傳員、矛盾糾紛調解員”職能作用,及時化解居民婚姻、鄰里、民事方面的矛盾糾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發揮了“法治”在社區治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發揮“德治”教化作用,激活基層治理內生力。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突出德治在社會治理體系中“成風化人”的柔性引導作用。通過深入開展“樓院之星、社區好人”評選、移風易俗等活動,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廣泛宣傳善行孝舉,不斷提升居民群眾道德素養。同時,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通過舉辦居民喜聞樂見的文體娛樂活動,融入德治宣傳教育,努力營造全民向善的德治環境。發揮“自治”強基作用,激發基層治理源動力。在社會治理工作中,社區黨總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充分依靠居民、發動居民,依托社區居民議事會加強民主協商制度建設,不斷拓寬收集社情民意渠道,通過“居民事、居民議”工作機制,促進群眾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充分發揮社區五級網格的作用,結合實際切實解決了下水堵塞、太陽能漏水、鄰里矛盾、小區違章建筑等居民實事問題80余件。
黨建引領網格化,構建黨群共建融合治理新模式
社區在優化網格化管理服務網絡,提升網格化管理服務和社區治理水平上做好功課,創新服務載體,不斷強化“三優化三提升”措施,努力構建“黨建帶群建,黨群共建融合治理+志愿服務網格化管理服務新模式”。
優化布局,強化黨群融合治理功能。按照“就近、靈活、便民”的原則,劃分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6個,三級網格29個,四級網格175個,五級網格497個。推行“片、線、面”結合的社區黨組織建管模式,搭建“黨支部書記(網格長)+黨小組長(樓棟長)+黨員中心戶(單元長)”的網格化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把服務窗口建到了居民家門口,把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變成零距離。
優化隊伍,提升黨群融合治理水平。堅持黨員優先、干部優先、志愿者優先、離退休職工優先、先進典型優先,注重把黨員和優秀志愿者發展為網格長,497名網格長中黨員有179人。同時,對身份為黨員的網格長、業委會成員、樓長和單元長,在各網格公示牌中予以標注,亮明身份,劃分“紅色責任田”,明確責任區域和責任內容,實現社區黨組織全覆蓋。
創新載體,擴大黨群融合治理成效。開展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黨員群眾志愿者常態化開展鄰里互助、環境保護、設施維護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40余場次,使志愿者成為網格管理服務的骨干力量。積極孵化和引進社會組織10家,組織轄區高齡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每月開展“關愛老人·為老人慶生”、“健康養生·義診沙龍”等特色服務。針對轄區學齡前兒童、單親少年,采用線上與線下結合,開展“我向往的疫后生活”、“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家園” 線上作品征集活動、“青少年硬筆書法大獎賽”“詩歌朗誦”等個性化服務30余場次。通過各類服務平臺,拉近黨組織與群眾、黨員與居民的距離,構建了黨群共建共治共同體,實現了網格黨建和社區工作的有效融合。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