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酒泉市

按照“四有”標準 爭做踐行強軍目標的新一代民兵

時間:2020-09-15 18:42:3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鮮明指出,要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這是習主席站在部隊建設發展全局和國際國內形勢發展大局的高度提出的軍人培養目標,深刻回答了強軍興軍進程中官兵必備的政治信仰、核心能力、精神特質和道德情操。我感到,對于民兵來講,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起時代民兵標準,爭做踐行強軍目標的新一代民兵,是學習貫徹習主席這一重要指示的最好詮釋。

一、有靈魂是根本,爭做新一代民兵就要永葆政治本色,始終做到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有靈魂是根本,決定新一代民兵的政治本色。魂者,器物之統攝也。建軍80多年來,我軍之所以能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戰斗力,最根本的就是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個不變的軍魂。作為新一代民兵,有靈魂,主要表現就是要始終做到對黨的理想高度認同、對黨的組織忠貞不渝、對黨的要求堅決恪守,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信賴,自覺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堅決聽黨指揮。在當前就是要做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權威,確保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大家都聽過蘇武牧羊的故事。他以為國盡忠守節而聞名于世。漢武帝天漢元年,蘇武以中郎將之職奉命出使匈奴。當時匈奴單于為了逼迫蘇武投降,把他弄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說等什么時候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他回漢朝。但是蘇武手持漢朝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始終堅貞不屈,從壯年到白發,一守就是十九年,是忠誠的信念使他堅守了十九年。鄧小平的女兒曾好奇地問過父親:長征的時候都做了些什么?鄧小平只說了三個字:跟著走。就是鄧小平簡單的跟著走三個字,才使他在長征中戰勝了困難與疾病,從瑞金走到陜北,成為走完長征的勝利者。跟著走,就是跟著中國共產黨走。這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忠誠。我們白山軍分區的老司令隋金山,就是一位始終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好干部,真正做到了愿做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他從軍37年,先后到了7個單位,僅在司令的職位上,先后換了兩個崗位,陪了7任政委。無論走到哪里,跟誰搭班子,他始終堅守對黨的信賴、對事業的執著,給黨和部隊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為新一代民兵,在當前面臨諸多挑戰的嚴峻形勢下,我們應該怎樣做?我認為,首先要牢固樹立崇高理想。堅定的信念,崇高的追求,要靠理論來培植,理論學得愈深信得愈真,靈魂才愈清醒愈堅定。黨的創新理論是黨的旗幟,凝結了幾代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黨的意志和主張的集中體現,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真理,我們必須在科學理論武裝中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獲取信念、汲取力量,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高舉旗幟、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轉化為強軍打贏、擔當重任的能力素質,轉化為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思路舉措,轉化為立身做人、干事創業的行為準則,切實做到學用結合、即知即做、篤行踐行。其次要始終堅守政治立場。時刻牢記學習之中有政治、言論之中有政治、訓練之中有政治、交往之中有政治,不斷增強思想敏銳性和政治免疫力,做到政治上堅定不移、思想上純潔忠誠、行動上高度一致。第三要始終唱響主流聲音,弘揚正能量。當前,一些民兵不信CCTVV”、不信新華社信路邊社,對主流媒體發布的信息不屑一顧,對一些謠言謠傳卻津津樂道。廣大民兵一定要認清哪些是主流意識,哪些是非主流意識,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用正道理批駁歪道理,擁護黨和政府的公開立場和正式表態,相信黨和政府的政治智慧和領導藝術,特別是在涉及黨、國家和軍隊建設的重大問題上,必須落實兩個不動搖”“四個忠于的要求,強化愛國、愛黨、愛軍以及民族自信的精神支柱。

二、有本事是核心,爭做新一代民兵就要強化使命擔當,始終做到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本事,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從業之基。有本事,就是能夠始終牢記我軍的根本職能和宗旨,保持常備不懈,隨時準備應急處突,扎扎實實抓好軍事訓練。毛主席曾說:你準備不好,敵人就來了;你準備好了,敵人反而不敢來。我們不希望打仗,但只有我們有準備、有強大軍事力量、有打贏能力,才能達到以武止戈的目的。習主席強調軍人必須有本事,要求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樹立隨時準備打仗的思想,寧可奮而不戰,不可無備而戰。這告誡我們,在和平時期,民兵不能只想著市場不想戰場,應繼續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戰爭警覺,努力練就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本領。離開了這一點,我們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但是,有本事不是天生的,是要通過勤學苦練來獲得。

一要有一股持之以恒的韌勁。常言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提高軍事本領同樣如此。像我們軍分區邊防團霸王虎陳星當戰士時,為參加省軍區比武,他堅持每天掰200次啞鈴,舉200次杠鈴,做1000個俯臥撐和仰臥起,背著30斤重的背囊,腿上綁著12斤重的綁腿,跑兩個8公里,吃飯睡覺都不摘下來。時間一長,小腿感染,出血化膿,走路一瘸一拐。大家看著心疼,就連與他朝夕相處的教練也動搖了,都勸他放棄比賽,可他卻執意堅持每天超極限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決賽時,他僅用37秒就將對手擊倒在地,獲得散打冠軍。再比如我們長白縣馬鹿溝果園村民兵駐訓哨哨長張景磊,當兵時就靠著過硬素質一舉擒拿了越境的特種兵排長,榮立了二等功。當哨長后,每年縣里組織專武干部、民兵骨干集訓,都讓他擔任警棍盾牌術教員、擒敵術教員、射擊教員、隊列教員和戰術基礎動作教員,帶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民兵骨干,被大家譽為武教頭,被沈陽軍區評為優秀民兵四會教練員,被省軍區樹為愛軍精武標兵,榮立了三等功。

二要有一股逢敵亮劍的拼勁。敢拼不要命,愛拼才會贏。邊防團司令部偵察股參謀劉瀟陽當機動連連長時,帶領全連參加團里組織的建制連比武。作為團隊的鐵拳連隊,為力壓群雄,他一馬當先,一人背三支槍,用背包繩拽著兩名戰士沖在最前面,最終爭得第一,捍衛了連隊榮譽。像劉瀟陽這樣敢打硬拼的拼命三郎在該團比比皆是,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競技氛圍,涌現出了諸如張國鵬、姜瑞、馬建文等一大批響當當、硬邦邦的特戰精兵。我們在座的同志,不管是在部隊干過的,還是沒經受部隊鍛煉的,都應該發揚部隊連續作戰、刻苦訓練的優良傳統,像劉瀟陽、張國鵬、姜瑞這些同志學習,利用好有限的訓練時間,提高自己的軍事素質,成為武藝高強的民兵,切實擔負起邊境勤務。

三要有一股久久為功的倔勁。干什么工作都要切忌虎頭蛇尾,不能像小貓釣魚,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將一事無成。長白縣人武部副部長喬金鋒,作為吉林省軍區第一批應征入伍的地方大學生干部,分配到長白縣人武部。在全省最偏遠最艱苦的地方一干就是17年。期間部長換了8任、政委換了6任,調出和轉業的干部35人,他在孩子身患腦癱的情況下,依然堅守邊關,矢志不渝。邊防的信念始終沒變。無論什么崗位他都堅持干到最好,參加軍分區干部軍事比武奪得個人第一名,帶隊獲得人武部機關集體第一名。為熟悉邊防情況、了解民兵隊伍建設現狀,他深入全縣7個鄉鎮(街道)66個村屯,先后走了十余遍,磨破了20余雙鞋,人稱長白活地圖

三、有血性是關鍵,爭做新一代民兵就要恪守職業特質,始終做到敢挑重擔、敢打硬仗、敢于獻身

血性是軍隊的屬性,是軍人固有的膽量。習主席強調指出:新時期不能把兵帶嬌氣了,威武之師還得威武,軍人還得有血性。民兵,作為中國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戰場上擔負著參戰支前的重任,同樣需要血性膽氣。當前,民兵隊伍戰斗精神弱化、打仗能力退化、姓思想淡化等三化現象不同程度存在。錘煉民兵的血性成為我們面臨的現實而又迫切的問題。電視劇《亮劍》的主人公李云龍說:古代劍客和高手狹路相逢,假定這個高手是天下第一劍客,明知不敵,該怎么辦呢?是轉身逃走,還是求饒?當然不能退縮,明知是個死,也要寶劍出鞘,這叫亮劍,沒有這個勇氣,你就別當劍客,倒在對手劍下雖敗猶榮,要是不敢亮劍,你以后就別在江湖上混。他說的就是從不言敗,遇到任何強敵從不屈服的亮劍精神。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從弱小走向壯大,之所以多次創造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靠的就是敢打硬拼的精神。正如毛澤東同志在總結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經驗時,有一個精辟的論述,他說,志愿軍打敗了美國佬,靠的是一股氣,美軍不行,鋼多氣少。這里所說的在戰爭中往往比鐵還硬、比鋼還強。這種就是軍人的血性,民兵也是兵,同樣要鍛造出不畏強敵,勇往直前的真血性。

對于我們而言,血性永遠是民兵的脊梁,永遠是勝利的刀鋒。20107月,白山普降30年不遇大暴雨,導致山洪暴發。四道溝鎮武裝部長王艷喜,得知某村80多歲的沈老太太沒有出來時,率先沖進洪水奔老人家里而去,他一邊扒開阻擋物一邊艱難前行,眼看洪水越漲越高,后面的人呼喊他回來,可他仍然不顧一切往前沖。經過大家的努力,沈老太太獲救了,可是王艷喜卻沒了蹤影,幸虧他急中生智,抓住了一棵樹,才得以生還。劫后余生的他不顧安危再次沖進洪水中,在滔滔洪水中先后轉移救出30位群眾,老百姓稱贊他:這個武裝部長救人是好樣的,要是打仗肯定也不熊!”2013815日,撫松縣露水河鎮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鎮內兩條河流多處堤防決口。凌晨3點多,該縣民兵應急班班長張文海接到群眾求救電話,立即趕到二中北側救出被困群眾6人。聽說鎮市場鍋爐房附近有兩位老人被洪水圍困,張文海又立即與兩名森警戰士乘坐皮筏艇救援。由于迎流而上,水流湍急,皮筏艇被洪水掀翻,他與另外一名森警戰士被洪水沖走,英勇犧牲,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民贊歌,被吉林省評為革命烈士。張文海和王艷喜的故事告訴我們,將血性二字寫在紙上,只需寥寥數筆,而真正擁有這兩個字卻需千錘百煉。民兵血性怎么練?我認為,如果把一桿槍比作是一個人,那么血性就是這桿槍的子彈。有血性才有無堅不摧的戰斗力。我們不妨捫心問一問,自己到底有沒有血性?軍事訓練總覺得吃苦受累,抗洪搶險總害怕生離死別,反恐維穩總擔心暴徒襲擊,摔打磨練破了一點皮,就張羅著不干了,動不動就不來了,甚至給錢少了就不參加了。試問,這樣的民兵還是民兵嗎?這樣的民兵連隊還能執行任務嗎?談何血性虎氣,談何戰斗力躍升?今天,我們談血性,最終落腳點還是在訓練上。如果怕出安全問題,怕承擔責任,怕苦怕累,怕影響經濟收入,仍然是走走過場,耍耍花槍,仍然是戰爭太遙遠,打仗與我無關,別說血性,最終恐怕連最基本的東西都將丟掉。只有我們把理念轉變了,主動在大項任務中摔打錘煉,在實戰氛圍中磨礪鍛造,久而久之,血性自然也就有了。才能做到訓練工作看得出、緊要時刻站得出、生死關頭豁得出,真正練就出咱民兵特有的血性品格和精神利劍。

四、有品德是基礎,爭做新一代民兵就要自覺匡正行為,始終做到本色做人、本事立身、本分辦事

蔡元培先生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良好的品德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品德,即品質道德,就是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官。作為新一代民兵,有品德,就是知榮明恥、情趣高尚、品行端正、自律慎獨。主要表現為:面對金錢美色拉攏、腐朽思想侵蝕、低級趣味誘惑,或面臨突發事件、艱苦環境、險重任務、生死考驗等關頭,能夠始終有定力、能自制、守底線、不越軌,努力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獨臂英雄丁曉兵曾說過,人生其實就是兩件事,追求什么和拒絕什么。我的理解,追求和拒絕的過程其實就是淬礪品德的過程,這是為人處事必須直接面對的價值考量,也是我們每名民兵必須長久堅守的人生底線。最近兩年,我們白山軍分區黨委發出爭當最美邊防兵的號召,這個最美比的就是道德情趣、拼的就是作風品質,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錘煉自己的好品格好作風呢?我覺得就要做到四要:一要帶頭樹立健康高尚情趣。健康高尚的情趣能使人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能使人修身養性,經常保持一種良好的心境,有益于身心健康;健康高尚情趣能拓寬學習和生活的領域,發展人的想象力使人充滿活力,有助于開發智力和激發創造力;健康高尚情趣能催人上進,改變人的精神面貌,提高人的文化修養,使生活更加充實而富有意義。二要帶頭遵守社會公德。當前,公德的普遍缺失已是一個社會問題,金錢至上”“明哲保身”“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錯誤思想在社會上還有很大市場,影響百姓生活和社會進步。我們要從樹好形象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遵守社會公德做起。做到講文明講禮貌、守規矩守底線,遵守公序良俗、愛護公共設施和財物,倡導健康向上的道德情趣,促進全社會公德意識的回歸。三要帶頭促進社會和諧。在城鎮化進程中,社會矛盾凸顯,民兵必須在危急關頭沖到一線,切實為城鎮化順利推進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要提高發現隱患、化解糾紛的能力,積極參與社會管理,樹立民生優先、服務為先理念,積極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和致富方法,帶領群眾脫貧,為貧困家庭捐款捐物捐資助學,參加駐地生態環境改造,還百姓碧水藍天,參加義務獻血等,為百姓多獻出一點愛心,多傳遞一份真情,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四要帶頭弘揚新風正氣。積極參加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民兵之家等開展的科學文化知識學習和文明禮儀培訓,強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進一步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和個人素質。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決克服不良文化傾向,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文化追求,培育健康高雅的文化行為。從我做起移風易俗,帶頭倡導文明科學、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勤儉生活、綠色娛樂、健康交往,努力爭做時代的文明先鋒。

(柳園鎮 張鑫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