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黨員。迎賓路積極開展學習型社區、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干部創建工作,強化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的意識,把學習作為工作第一推動力。
(2)打造和諧優良的人文社區。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和人文內涵,大力推介和宣傳人文環境,深化文明創建活動,迎賓路開展文明交通勸導、文明志愿服務等工作。
(3)開展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迎賓路社區黨總支班子隨時掌握黨員干部思想狀況,關心干部訴求表達,理順工作情緒,化解內部矛盾,營造團結和諧的工作氛圍。同時做好社區信訪維穩各項工作。
二、夯實工作基礎,推進規范化建設
(1)創建優良黨組織。強化組織領導,延伸組織觸角,理順管理關系,塑造組織新形象,提高支部工作能力。
(2)實行黨員信息化管理。依托局域網建立“信息黨支部”,內設黨內基本信息、流動黨員QQ群,并實現黨內統計自動化。通過互聯網了解信息,拓寬知識領域,豐富文化生活,宣傳政策,發布項目,提供服務,聽取思想匯報,并對黨員提供黨務政策咨詢、傳播黨建理論知識、辦理黨內有關業務、建立服務熱線。健全黨員日常管理長效機制,落實“三會一課”和支部成員上黨課,抓好黨費收繳清理和臺賬建立。
三、創新工作特色,提高黨建工作品牌
(1)黨建+多方聯動:成立社區“大黨委”,推動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通過認領社區公益崗位和項目、開展特色主題黨日、為轄區居民辦實事,促進多方受益、互通互融。通過“雙向認領、雙向服務”,統籌推動社區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以社區“大黨委”為核心、形成了駐區單位及轄區各類組織共同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
(2)黨建+網格管理:建立“街道黨委+社區黨總支+樓院黨支部” 三級網格管理體系,將生活、工作在社區網格內的各類黨員“網”進黨組織管理,統籌推動各單位、行業、各領域黨組織和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網格管理,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網格化管理中的領導核心。
(3)黨建+文化繁榮:推動特色文化社區創建,把黨建工作融入文化建設,全力打造“快樂夕陽健身隊”“老年大學合唱團”等文化團隊,結合重大節日開展各類活動,切實將文化活動融入居民生活,增強傳統文化在干部群眾中的吸引力。
(4)黨建+便民服務:全力推行“符合條件立即辦、材料不全幫著辦、群眾有難上門辦、跟蹤服務主動辦”等四辦模式,讓居民群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筑牢服務陣地,新建黨群服務中心,秉承“就是快、全辦好”的服務理念,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精細化服務。打造創客空間,推行“三社聯動”工作法,延伸為民服務觸角,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5)黨建+社會治理: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為抓手,根據地域、居民、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等情況,調整優化網格設置。將安全生產、環境衛生、安保維穩、市民素質等重點工作全部納入網格進行管理,真正實現社區治理重心下移到網,人員下移到格、服務靠前到戶的網格化治理格局。(迎賓路社區 徐琪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