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渭源訊 今年來,定西市渭源縣認真落實國家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要求,以數字政府建設為抓手,聚焦六項重點工作,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營造穩定、公平、便利的營商環境。
一、聚焦數字共享,打通“數據壁壘”,實現“線上協同”。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引領,及時協調組織鄉鎮和部門在甘肅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平臺認領政務服務事項,部門加載依申請事項837項、公共服務事項646項,16個鄉(鎮)加載依申請事項3項、公共服務事項59項,217個行政村和12個社區加載公共服務事項43項。全員推廣使用甘肅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渭源子站等網上政務端口、“甘快辦”“i定西”“定政通”APP,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加快政務數據共享匯聚工作,匯聚高頻電子證照數據及證照模板67類53961條,積極協調組織部門在甘肅省政務數據目錄和供需對接系統編制政務服務事項目錄1483項,在定西市共享交換平臺掛載資源1187項。縣政務大廳安裝試用30臺政務云桌面系統,確保進駐窗口單位數據安全,采購電子印章312枚全部投入使用。著力打造“10分鐘便民服務圈”,購置跨省通辦一體機、政務自助服務機、稅務發票自助申領機、自來水自助繳費機等自助終端投入縣政務大廳24小時自助服務區使用,16個鄉(鎮)、12個社區配備集成式政務服務自助終端,最大限度為辦事企業和群眾提供便利。
二、聚焦政務建設,補齊“服務短板”,實現“線下好辦”。不斷加快政務服務陣地標準化建設,持續優化政務服務窗口布局設置。全縣16個鄉(鎮)、217個行政村和12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陣地建設、硬件設施、設備配置全部完成升級改造,電子政務外網全量接入便民服務中心(站)。按照“一件事一次辦”要求,縣級大廳設置綜合辦事窗口59個,各鄉(鎮)、村(社區)設置綜合窗口,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模式,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效率。縣政務服務中心成立“渭您辦”幫辦代辦團隊,16個鄉(鎮)、217個行政村和12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分別確定了一名幫辦代辦員,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保姆式“一對一”貼心服務、全流程“一站式”跟蹤服務。創新開展“局長(鄉鎮長)進大廳”主題服務活動,領導干部帶頭進大廳,立足民生根本,解決實際問題。規范政務大廳運行管理模式,全面推行首問責任、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聯辦理、限時辦結制度。規范政務服務事項審批服務、政務服務場所辦事服務、網上辦事服務,推行政務服務事項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受理服務模式。政務服務窗口人員熟練運用數字政府受審系統,規范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評價流程,政務服務管理人員緊盯電子監察評估系統,對政務服務事項從受理、審核、審批、辦結全程網上監管,避免出現超期件,堅決杜絕差評件,政務服務效能明顯提升。今年來,全縣共受理辦結各類政務服務事項155125件,其中網上受理辦結34267件。
三、聚焦行政審批,疏通“繁瑣環節”,實現“簡約便民”。持續推進減環節、減材料和減時限、減費用“雙減政策”,優化審批服務,所有政務服務事項承諾辦理時限在法定辦理時限基礎上壓減68.01%,平均所需材料壓減到0.75個,平均“跑動次數”為0.05次,整體上達到“最多跑一次”的目標,依申請和公共服務事項(除主動服務)全程網辦率達72.84%,政務服務效能明顯提升。組織有關部門召開了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工作視頻培訓會,推進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化管理。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制定了《渭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建立政務服務事項告知承諾工作機制的通知》,已公布4批108項可實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政務服務事項,公布了縣級證明事項保留目錄清單1009項。今年來,通過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辦理政務服務事項524項,累計減少各類證明材料936份。
四、聚焦項目服務,疏通“堵點痛點”,實現“降本提速”。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改革,實現了投資項目在政務大廳并聯審批綜合窗口統一集中辦理,制定了渭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深化投資建設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通知》,公布全縣投資項目審批事項清單,將一般政府投資項目辦理時限壓減到80個工作日,企業投資備案類項目辦理時限壓減到65個工作日,確保全縣投資項目審批提速增效。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分級分類管理,精簡優化審批程序、事項和申報材料,將一般社會投資房建市政類項目辦理時限壓減到65個工作日,截至目前,全縣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共申報項目94個,申報總投資37.17億元,共運用定西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辦理建設項目410個。
五、聚焦市場主體,強化“不來即享”,實現“助企紓困”。全面實施商事制度改革、深化“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企業開辦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通辦”“全程網辦”“不見面”登記注冊、一次性告知,全面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了1個工作日,對不需取得前置許可條件的企業開辦已達到“立等可取”,企業群眾獲得感持續提高,市場主體數量躍上新臺階,全縣市場主體總數達到22084戶,其中新培育各類市場主體2618戶。不到產登記和稅收征繳實現線上“一網通辦”,電子營業執照實現共享應用,各類市場主體通過電子稅務局PC客戶端、個人所得稅APP和微信、支付寶等小程序,實現納稅“一鍵申報”、繳稅“一步到位”、優惠“不來即享”,2022年新增減稅降費達6898.44萬元。
六、聚焦柔性監管,強化“評價監測”,實現“管服并重”。徹底改變重“放”重“服”輕“管”認識,持續完善市場監管體制機制,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開通政務大廳窗口、政務服務網、二維碼、自助終端、短信等覆蓋縣鄉村三級的全方位評價渠道,扎實做好“差評”件整改。今年1-3月,全縣共累計評價政務服務事項24425件,滿意率達99.9%。建立以“互聯網+監管”為核心、以“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的新型監管機制,全面推行部門協同監管,確保政務服務事項下放、取消和調整過程無縫監管,努力做到監管效能最大化、監管成本最優化和對市場主體干擾最小化。今年來,全縣開展雙隨機抽查檢查96批次,共抽查檢查市場主體1431戶次,責令改正74家,行政指導182家,行政處罰5家。持續推進信用監管,積極教育指導失信主體修復信用,建立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機制。今年來,共上報“雙公示”信息2921條,其中行政許可2118條、行政處罰803條。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