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住不炒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概念2016年底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被提出。今年從“兩會”到“十九大”,高層會議多次重申這一定位,始終強調住房的居住屬性。“房住不炒”預示著政府目前對樓市發展把控的方向,表明政策取向將朝著繼續打擊投機、防止熱炒與抑制房地產泡沫的方向深入推進;未來中長期,樓市不再向炒房客敞開大門。
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需要緊扣“房住不炒”定位,建立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今年的會議則表述為要“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從“研究建立”轉變為“完善促進”,表明“房地產長效機制”已經由理論層面進入到了實踐層面。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設需要多方長期努力。如何平衡各個市場主體,是未來長效機制能否真正落地的重點所在。
2、住房租賃
最近1年多時間里,全國有超過12個省份逾50個城市,出臺了有關租賃的政策內容。此外,今年7月住建部會同有關部門選取了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沈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等12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年底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把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隨著政策的利好,住房租賃市場成為投資的新風口。一些標桿房企不斷加碼長租公寓及其相業務布局,除萬科以外,碧桂園、龍湖等大型房地產企業均紛紛入局。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國內排名前30位的房地產商,1/3以上已通過不同形式布局長租公寓。此外,大量獨立品牌的創業項目也不甘示弱,做好了深耕這一板塊業務的準備。還有以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宣布參與地方租賃平臺建設,還有一些大型金融企業或相關支付平臺與房企或地方職能部門簽署合作協議,提供金融支持并加速租賃市場發展。由此可見,不管是政策層面,還是投資方向,“住房租賃”都將成為2018年的熱點詞。
3、限
今年以來,中國樓市可謂迎來史上最為密集的調控年。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3日,年內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發布接近110個城市與部門(縣級以上),發布的調控政策次數多達250次以上,僅北京一個城市發布的各類型房地產調控政策就超過30次。
“限售”作為今年房地產調控的另一新標簽,使用范圍更廣。限售政策最早現于北京的“3·17”新政,政策規定企業購買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滿3年及以上。此后,廈門于3月發布通知規定新購買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后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廣州“3·30”新政也同樣提出了新購住房滿兩年方可轉讓的要求。此后,不少房地產熱點城市陸續跟進。珠三角地區的珠海、惠州、東莞等地同樣頒布限售令。到了9月下旬,包括石家莊、長沙、重慶、南昌、南寧、貴陽、桂林的多個城市開啟限售。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國內已有46個城市相繼落地限售令。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