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朋友圈還是今天的各種汽車網站頭條,我們的手機又被刷屏了,這次是第七代大眾高爾夫GTI。
中國汽車市場目前還處于普及期,性能車注定只能是極少數玩家的玩具。在常規情況下,高爾夫GTI這臺高性能小眾車,一年的銷量最好也就一兩千臺,去年甚至只賣了不到500臺。正因為如此,高爾夫GTI的老冤家:福克斯ST上市只是在車展上亮個相,宣布一下價格了事。福特很清楚這個車不走量,宣廣費用花太多就是虧。
不過,大眾從第六代高爾夫GTI在國內2010年上市就大張旗鼓的進行推廣。一場新車上市發布會,一線合資品牌怎么也得花個幾千萬。也就是說,高爾夫GTI那點銷量,即使利潤再高,也很難賺得回一個發布會的成本。那么,大眾當時為什么要那么做呢?
第六代高爾夫GTI國內上市的2010年,日系的市場占有率比德系還高出那么一截,尤其是總體銷量大、單車利潤高的B級車市場還是日系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和日產天籟的三強爭霸賽。大眾當時正大打“TSI +DSG”的技術牌,希望藉此干翻日系。所以,第六代高爾夫GTI作為大眾“TSI+DSG”技術的最佳代表上市,就必須搞得熱鬧非凡,讓中國消費者通過該車的高性能認知、認可大眾“TSI+DSG”的技術領先優勢。
事實證明,正是因為通過不斷的宣傳,中國消費者認可了大眾“TSI+DSG”在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大眾近幾年才徹底干翻日系,在所有外資品牌中一馬當先。當然,除了“TSI+DSG”被中國消費者認可之外,大眾的領先和日系的沉淪還有很多原因,這里不展開。
問題來了,既然現在大眾的銷量已經在中國傲視群雄,其倡導的動力系統戰略也成為市場主流了,高爾夫GTI如果宣廣費用太高就是個虧錢貨,為什么還要花那么多錢搞這一系列的宣傳呢?
第一,當然是因為包括一汽大眾在內的大眾在華企業都不差錢。但這不是主要原因,因為這個時候,高爾夫GTI花這么多宣廣費之后虧不虧錢、虧多少錢已經沒有正常情況下那么重要。
第二,是因為大眾需要長久、持續地強化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技術領先優勢。這是為長遠計,也不是核心原因。
核心原因是什么?——沖淡大眾造假事件的負面影響。
大眾造假事件在國際上到目前為止都是汽車行業的頭等大新聞,而且一定會成為今年汽車行業新聞的No.1,乃至國際經濟領域的重要事件,其后續發展還會不斷發酵和擴大。就在第七代高爾夫GTI上市前,又趕巧碰上大眾造假事件的深化——汽油車也造假。當此之時,對于大眾來說,此次高爾夫GTI上市的意義就顯得非常重大了,完全超越了一臺新車的意義,而且也不只是一汽大眾一家的事。
對大眾在中國的公司來說,不只是高爾夫GTI上市,任何一個具有正面引導意義的事件,都得搞,而且都要大張旗鼓的搞,搞得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借著高爾夫GTI上市,一是可以快速淹沒大眾新聞中汽油車造假事件的相關消息;二是大眾希望向中國消費者傳達這樣一個潛臺詞:我們的技術還是領先的,排放造假只是一小撮壞分子不顧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反革命行為。
客觀而論,我們不能因為排放造假事件,就“恨屋及烏”,對大眾的技術、品質也一并否定。多年的深耕細作,大眾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優勢也不會因為一個造假事件就喪失。想通這一層,我們也就能理解被大眾高爾夫GTI上市新聞淹沒背后廠家的良苦用心了。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