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民樂訊 今年以來,民樂縣立足縣域資源稟賦,創新實施特色農業、生態工業、文旅產業“三業融合”發展路徑,打破產業邊界,構建“家門口就業圈”,形成產業發展與就業增收良性互促的縣域經濟新范式,讓更多群眾在產業發展中端穩“幸福飯碗”。
特色產業孕育就業新崗位。以推動種業振興和數字化發展為重點,緊盯油菜、馬鈴薯、中藥材、脫水蔬菜等特色產業,依托集華、華瑞和湖北利眾等龍頭企業,積極爭取國家級區域性油菜良種繁育、國家級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能力提升等項目,建成193個千畝以上標準化特色種植基地,吸納城鄉富余勞動力2.8萬人在產業基地就業。全面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產業聯動、“訂單式”生產等經營方式,打造智慧化養殖示范點2個,每年帶動100戶農戶發展智慧化養殖,推動傳統農業向智慧化、集約化轉型,實現“土地增效”與“就業擴容”雙贏。
生態工業延伸就業新鏈條。堅持把強工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引擎”,制定《民樂縣加快推進工業經濟和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2+7+4”工作方案》措施,以濱河集團、愛味客、大民新材料、錦世化工、天祁生物等優秀龍頭工業為牽引,以推動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雙輪驅動”,持續延伸加工業、系能源產業、裝備制造業產業鏈條,吸納搬遷勞動力、脫貧勞動力在工業企業和產業鏈就業1.3萬人。
文旅融合催生創業新熱潮。立足縣域資源稟賦,持續提升“田園民樂”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實施扁都口景區改造提升工程,串聯田園綜合體、濱河酒文化產業園、華瑞農莊等旅游景區,在227線沿線村莊以市場化方式打造精品民宿、農家樂23家,因地制宜建設特色村莊3個,通過“旅游+就業”模式,引領帶動附近村民在鄉村旅游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鏈就業創業,催生現代服務業個體經營戶600多戶,讓0.6萬人吃上“生態飯”,實現一店帶三戶的就業倍增效應。同時,聚焦直播帶貨、物流等新業態發展,通過抖音、快手等直播帶貨,讓民樂縣紫皮大蒜、手工掛面、銀河粉絲等特色農產品實現“云端就業”,推動“風景變現”與“就業增值”有機統一,促進積極創業就業。(樊玉芬)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