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甘州訊 晨光微曦,晚霞映天。遍布甘州城鄉的公園、廣場中,總少不了一個個充滿活力的運動身影。
花香鳥語的春天,白雪覆蓋的冬日,總會有一場場激情四射的運動賽事。在這座彩虹之城里,運動已經是時尚和潮流,健身已經是習慣和日常,鍛煉已經成為人們展現新時代幸福生活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甘州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創辦全省一流的體育事業”為目標,牢牢堅守體育強區的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戰略,以實施《全民健身條例》《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工程為重點,立足打造絲路體育運動名城,著力完善基礎設施,精心舉辦品牌賽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全面提升競技體育水平,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工作呈現出日益繁榮的景象。
政府主導 完善設施 便捷百姓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落在甘州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林蔭下、棧道上、彩虹步道上,瑜伽、晨跑、騎行……到處都是鍛煉的身影。這個集生態涵養、休閑賞綠、鍛煉健身等于一體的公園,自建成投入使用后,便成為熱愛戶外運動市民的“新寵”。
“以前我大部分時間是在城區道路晨跑,雖然鍛煉了身體 ,但也有一定的危險。”今年43歲的李超年至今仍清晰地記得幾年前在城區道路跑步的情景,“你看現在多好,在這么漂亮的彩虹步道上跑步,就是一種享受。一路上水清岸綠、鳥語花香,真是讓人心曠神怡。”現在的李超年再也不用擔心公路跑的危險,還經常換著地方跑。蘆水灣旅游度假區、潤泉湖體育公園、水云鄉生態公園、流泉公園、文津公園等公園都是他和跑友經常去的地方。“都有些選不過來了!”步道上,留下李超年爽朗的笑聲和矯健的身影。
“你別看這個公園小,花園、涼亭、兒童設施、健身器材一樣都不缺,我鍛煉我的,小孫子在旁邊玩玩滑梯,我們這‘一老一少’就都有地方了。”家住羊頭巷附近的68歲老人張浩林每天都要來到小公園鍛煉身體,享受輕松愜意生活。“原先這里都是破舊土房子,道路也很窄,兩個車都會不過去。現在這么一改造,寬敞通透了,出門就進公園,真好。”
甘州區深挖城市建成區空間潛力,合理做好拆遷騰退地、邊角地、道路交叉點等閑置區域二次利用,因地制宜布局玩湃社區智慧足球公園、又一園、八聲甘州小游園、帶狀公園、口袋公園、體育公園等多個公園。下樓就有公園,出門就能鍛煉的“15分鐘健身圈”在甘州城鄉已經成為現實。
“如今,體育基礎設施越來越多,在家門口就能鍛煉,參加體育鍛煉的群眾也越來越多。”這是廣大市民對近年來甘州區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感受。
近年來,甘州區著力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參與的“大群體”體育工作格局,以群眾體育“六個身邊工程”為統攬,大力實施全民健身路徑工程,完成鄉鎮體育惠民工程15個、社區體育惠民工程2個,鄉鎮較高標準農民體育健身工程7個,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30多個,城市社區健身路徑工程110多套1200多件,有效滿足了城鄉群眾健身需求,初步建立了覆蓋城市、鄉鎮(街道)、村(社區)的三級公共體育設施體系。至目前,城鄉共建有群眾健身場所1660處,總面積達124.8萬平方米,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體育設施覆蓋率達95%,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4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覆蓋率達到38%。
立足優勢 突出重點 打響賽事
2020年10月25日,張掖濱河新區水天一色廣場,2020黑河生態馬拉松賽開跑。“我是第一次參加馬拉松賽,心情非常激動。馬拉松是當今國際上非常流行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通過跑步不僅鍛煉了身體,也增強了意志,更讓我感受到了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參賽選手、甘州區體育愛好者李莉告訴記者。
近年來,甘州區聚焦體育品牌賽事的知名度、影響力和互動性,深入分析區域優勢、群體特征、功能需求和設施現狀,把舉辦體育品牌賽事作為擦亮城市名片、優化體育產業結構、提升產業附加值的重要抓手,利用平山湖大峽谷、張掖國家沙漠體育公園等自然資源打造登山、徒步、探險、賽車、冰雪、騎馬、射箭等為主題的體育運動,依托黑河生態體育公園、蘆水灣旅游度假區、潤泉湖體育公園等打造以水上運動為主的活動空間以及沿岸騎行綠道等多樣化的體育場地,借助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運動會、三人籃球賽、校園足球聯賽等群眾性賽事,探索形成“大型示范、小型多樣、品牌帶動”的賽事活動模式,實現了專業體育賽事、群眾體育賽事和體育文化活動的有機結合。同時,在大型品牌賽事的引領示范下,以“賽事產品開發為主線、擴大消費著力點為支撐”的體育賽事經營方式也逐步成熟,賽事所帶動的酒店、商場、旅游,及體育器械、體育贊助、廣告宣傳等產業水漲船高,品牌感染力和賽事吸引力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也助推體育事業發展全面升級,品牌賽事引領甘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逐步顯現。
2022年4月17日,甘州區舉行2022年重點品牌賽事活動推介新聞發布會,正式向全社會介紹了甘州區2022年將要舉辦的“彩虹張掖•樂游甘州”2022全民健身健步走暨“奔跑吧•少年”彩虹跑活動、全國第七屆“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2022年中國動力沖浪板挑戰賽、全國健身氣功站點聯賽總決賽四項活動。甘州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也將會跟隨著品牌賽事活動的步伐,闊步踏上新的征程!
心系人民 科學謀劃 提升服務
“現在正在建設的是張掖奧體中心項目,連日來,我們搶抓施工‘黃金季節’,全力以赴抓進度,預計2023年5月底,奧體中心項目投入使用。”張掖奧體中心的工地上,甘州區體發公司總經理馬強告訴記者。該項目建成后,可以承辦各類國際、國內大型體育賽事和文娛、商展、演唱會等活動,對推動甘州區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及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設體育強省的實施意見》的精神,甘州區加快完善群眾體育基礎實施,將體育公園建設與常住人口總量、結構和發展趨勢相銜接,累計建成國家沙漠體育公園賽車城、露營基地、平山湖國際賽車場、自駕營地及拓展訓練基地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全區體育公共服務的公益性、精準性持續提升。加大“集成式”政策支持,嚴格落實每人每年6元的全民健身工作經費,大力推進體育設施土地供應、投融資、建設方式、運營管理等改革創新,積極引導企業、其他社會組織等社會資本參與體育產業發展,張掖奧體中心、甘州區“一帶一路”全民健身體育公園、東升巷智慧體育健身休閑公園等項目加速落成,體育多元化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目前這個正在建設的公園配備了乒乓球場、羽毛球場、健身步道等設施,還有老年康體、親子活動的場地,尤其是智慧化的設備很吸引人,跑步的時候,心率、熱量消耗都能顯示在大屏上,我們都很期待。”家住東升巷的居民張家超說。東升巷智慧體育健身休閑公園項目已完成90%以上的建設任務,初步具備健身、休閑、娛樂等功能,吸引了不少附近市民前去運動、體驗。
為進一步延伸全民體育服務半徑,甘州區認真落實賽事活動推廣、健身知識培訓、體育消費拉動等工作,培育各類體育社會組織和大眾運動健身團隊54個,構建起共享、互聯互通的公共數字體育服務網絡,提升全區體育公園及服務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加快“體育+”融合發展步伐,在合理布局體育公園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全民健身與養老服務、運動康復、旅游休閑、教育培訓、文化創意等融合發展,“體育+”多重價值有效釋放、充分彰顯,產業結構優化、創新活力旺盛、區域布局協調、城鄉發展融合、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的體育產業格局加快形成。
健全網絡 擴大覆蓋 全面發展
“小區里的廣場上安裝了許多健身器械,雖然有些叫不上名字,但大家都愿意來這里鍛煉一下,居民健身的積極性很高咧!”6月8日,在甘州區南大池公園里,居民陳國一邊踏著“跑步機”一邊說。
近年來,甘州區覆蓋城鄉的體育設施工程陸續建成,廣大居民群眾主動健身的意識越來越強,參加鍛煉的居民群眾也越來越多,為甘州的體育事業提供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健全和完善群眾體育組織網絡,加快推進體育社會組織政社分開、政企分開和管辦分離,引導體育社會組織向自生力強、影響力大的獨立法人組織轉變,培育各類體育社會組織和大眾運動健身團隊,全區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熱心體育公益人士數量大幅增加,組織化、專業化、網絡化的社會服務體系基本實現。區上充分發揮甘州區全民健身工作委員會職能,對實施全民健身計劃進行全面研究、部署、檢查和監督,先后成立武術、乒乓球、羽毛球、信鴿、舞蹈、汽車摩托車等6個體育單項協會,2個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至目前發展會員6500人,每年開展活動100多次;依托公共體育設施廣泛建立和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和裁判員體系,培訓和發展體育社團骨干和社會體育指導員2419個,其中三級1519人、二級728人、一級127人、國家級45人,每千人已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4名以上。強化城鄉群眾晨晚練點的建設和管理,對群眾健身站點的組織者進行定期培訓,積極培植和扶持基層單位建立多種形式的廣場舞健身站點、健身氣功站點、自行車、戶外健身及培訓機構220余處,充分發揮其全民健身陣地作用,引導群眾開展健康、文明、科學的健身活動,為全區體育工作的深入、廣泛、扎實開展提供了有效的組織保障。
新理念,新征程,新沖刺。甘州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作為全民健身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快馬加鞭,讓這座彩虹之城構建出絲綢之路上一流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記者 馬岳榮 鄭旺 王健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