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大批農民工涌向城市參與建設,他們在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由于體制及農民工自身薄弱的維權意識,導致部分農民工自身權益得不到有效維護,反映最為突出的當屬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2019年12月30日,國務院令第724號公布《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將于5月1日開始實施,《條例》進一步強化執法監督檢查和相應的法律責任,對促進制度機制落實以及提升欠薪治理實效,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根治欠薪目標的重要法治保障。
為更好宣傳貫徹《條例》,進一步做好根治欠薪工作,實現2020年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目標。4月8日,張掖市甘州區召開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第一季度聯席會議,通報了2019年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找出了應對措施。
一、基本情況
近兩年來,甘州區人社局把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不斷完善勞動監察制度,大力規范工資支付行為,妥善解決農民工欠薪案件,全區治欠保支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加大監察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兩網化”建設,加大積案查處力度,依法快速處理各類欠薪案件560多件,辦理信訪、網絡留言80多件,為1814名農民工追討工資2024萬元,未發生50人以上的群體性事件。二是鞏固源頭治理成效。全面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五項制度”,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實現全覆蓋,勞動合同簽訂率、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和銀行按月代發制度落實率均達到95%以上。三是深化部門協同機制。充分發揮成員單位職能作用,開展聯合執法檢查16次、約談19人、暫停為15家企業開具無欠薪證明。在發改、住建等部門通力配合下,徹底化解了平山湖風力發電、華大國際廣場等項目欠薪案件,為138名農民工追回工資221萬元。四是發揮聯合懲戒作用。嚴格執行《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實施細則》相關規定,將3家企業和4名個人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3家企業列入重大勞動保障違法公布單位,相關信息及時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一步加大欠薪行為打擊力度,促進用人單位依法規范用工。
二、做法及成效
做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是守住民生底線、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重要政治任務。全面加強管轄范圍內建設項目和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嚴格落實先簽訂勞動合同后進場施工的要求,嚴格落實項目審批過程監管,確保農民工工資支付到位。
一要排查隱患。持續組織開展本領域本行業內的欠薪隱患大排查行動,對檢查中發現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或欠薪苗頭,要建立臺賬,指定專人負責督辦,將治理農民工欠薪“五項制度”作為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關鍵措施,始終貫徹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的全過程。
二要嚴抓底線。強化責任擔當意識,落實好信息聯審報告制度,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責任感抓好各項措施落實,推動治欠保支達效達標。
三要強化問責。加大督查檢查力度,必要時進行通報,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給予處分,以過硬的懲戒力度促使形成“不敢欠”的震懾效應。
三、存在問題及原因
盡管勞動保障監察做了大量的工作,下大力氣解決了一批欠薪案件,實實在在保障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但從總體情況來看,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依然突出,具體表現在:
一是“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個別主管部門不能嚴格執行“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要求,部分行業存在監管漏洞;個別鄉鎮、部門認為農民工欠薪問題是建設和勞動監察部門的責任,與自己關系不大,化解矛盾的重視程度不夠、積極性不高,導致有些問題久拖不決。
二是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不規范。政府投資的工程較多,涉及資金大、用工數量多,但管理不夠規范,在建設過程中既不進行用工備案,又不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存在較多的欠薪隱患。
三是保障農民工工資“五項制度”執行不到位。個別單位執行制度不嚴格,導致部分建筑企業在落實農民工工資“五項制度”方面,存在打折扣、搞變通的現象。個別項目業主嫌銀行代發工資程序繁瑣,仍以現金發放工資,甚至有的企業還存在按比例發放、年底一次性結算的情況,這些做法完全違反了銀行代發和足額發放的規定。
四是工程轉包分包問題屢禁不止。部分工程項目依然存在掛靠資質、違法分包、層層轉包等問題,有的將工程項目承包給一些無資金、無資質的公司和不誠信的施工隊,導致農民工工資支付主體混亂,支付環節較多,結算不及時的情況。出現欠薪問題相互推諉責任、賬目糾纏不清,聚眾上訪、越級上訪時有發生,致使欠薪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化解。
五是項目業主監管不到位。有些項目業主在支付工程款時,不能監督施工單位或施工隊將工資及時兌付到農民工手中,發生欠薪問題后,以工程款全部結清為由,不配合履行監管責任,增加了欠薪問題化解難度。
六是企業誠信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企業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欠缺,在履行合同和工程建設過程中,不能嚴格按照政策和合同條款辦事,只管自己的利益,不履行合同條款,肆意找各種理由和借口,無故克扣和拖欠農民工工資。以上這些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分析、認真研究,在今年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
四、對策及建議
今年以來,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部分項目正在加快開工建設進度,既要支持好復工復產,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到位。
一要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國務院頒布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將于5月1日正式實施,按照《條例》相關規定,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充分發揮監管作用,依法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對農民工欠薪問題要早發現、快調解,發生欠薪矛盾要有人管、跟蹤辦,切實形成合力監管、統籌調解、聯動懲處的工作機制。
二要強化工作措施,全面落實主體責任。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準確掌握行業范圍和轄區內工程項目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監督企業嚴格按照《條例》規定支付農民工工資,嚴禁將工資發放給不具備主體資格的組織和個人,嚴禁以任何理由無故克扣、拖欠農民工工資,不得將企業經營風險轉嫁給農民工。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分包管理制度,對分包工程的,必須使用有資質的企業,嚴禁轉包、違法分包,堅決杜絕以包代管。
三要執行五項制度,繼續鞏固整治效果。嚴格執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和《甘州區政府投資項目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實施細則》,政府所有新開工項目,要及時進行備案,并按規定繳納工資保證金。繼續把落實銀行專戶、按月代發、實名制管理等“五項制度”作為根治欠薪問題的關鍵措施,抓住近期項目集中開工的時間節點,逐個核查在建、新建項目,確保各項制度落實到位,從源頭上杜絕欠薪案件的發生。
四要加強部門聯動,凝聚治欠保支工作合力。人社部門要主動作為、積極協調,定期與發改、住建、交通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及時向社會公布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引導社會輿論監督,營造“拖欠失信、拖欠受罰”的良好氛圍。著力加強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把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業列入“黑名單”和“無欠薪證明”市場準入作為懲治欠薪違法行為的有效手段,全面實施聯合懲戒。加強與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門的協調溝通,嚴厲打擊惡意欠薪和欠薪逃匿行為,形成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五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當前企業和建設項目開工復產的有利時機,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活動,全力營造《條例》實施的良好氛圍。要結合聯合執法檢查、勞動用工備案等工作,深入建筑工地、生產企業等領域,大力宣傳農民工工資支付有關法律法規,積極引導企業遵紀守法、誠信用工,自覺履行工資支付主體責任。要做好輿情管控,對媒體披露的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線索,早發現、早處理,迅速化解欠薪矛盾,為2020年實現基本無欠薪目標做出積極貢獻。(甘州區人社局 黃興俊)
二〇二〇年五月六日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