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西和訊(通訊員:張旭暉)凝聚愛心力量,傳遞社會溫暖。近年來,西和縣堅持將關愛“一老一小”作為一項暖民心、解民憂的民生工程,呼吁社會各界更多關注老年群體,多措并舉營造尊老、助老、愛幼、撫幼的良好社會氛圍。
暑假的西和鄉村,少了課堂的鈴聲,卻多了一群忙碌的身影。她們不是老師,卻帶著耐心輔導孩子們讀書寫字;不是親人,卻在陪伴孩子們成長的路上藏著心疼,她們就是由村鎮婦聯執委、巾幗志愿者和返鄉大學生們組成的“愛心媽媽”,用最樸素的溫暖,為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打開了一片歡樂的天。
在馬元鎮金星村,村級的活動室被改造成了“暑假小課堂”,墻上貼滿孩子們的畫作,角落堆著新添置的繪本和積木,桌子擺成一圈,像個熱鬧的大家庭。“這個數學題再算一遍,姐姐陪著你”“妞妞的辮子松了,阿姨給你扎個新花樣”……從輔導作業到講故事,從教唱紅歌到做手工,“愛心媽媽”們把零碎的時間填滿了愛。有個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偷偷說:“以前暑假就一個人在家看電視,現在每天能和‘媽媽’們一起玩,還能交到新朋友,比過年還開心。”
在何壩鎮和六巷鄉的農家書屋內,一場場以“農家書屋伴成長 暑期閱讀不打烊”為主題的活動悄然開展,讓農家書屋成為孩子們暑期最熱門的”打卡地”和“第二課堂”,由鎮村干部、返鄉大學生、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和婦聯志愿組成的“輔導隊”,為孩子們開展作業輔導、興趣課堂、心理健康教育、防溺水知識宣傳、普法教育等公益活動。同時,農家書屋的書架上擺滿各類兒童讀物,從妙趣橫生的童話故事,到傳承經典的名著佳作,再到激發少年斗志的勵志名人傳記、鐫刻紅色記憶的黨史書籍,切實為暑期農村少年兒童提供更多閱讀資源和良好的學習環境。
洛峪鎮和稍峪鎮的志愿者們深入困難群眾家中,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幫助他們收拾整理雜物、打掃室內外環境衛生、洗頭理發、整理床鋪、清洗衣物,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每一聲關切的問候和每一次幫助,都是一次溫暖的傳遞,不僅改善了特殊群體的生活環境,更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與溫暖。
一群人、一個隊伍、一種顏色,人民安居樂業的鄉村振興長卷從來不是任何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萬眾參與的“大合唱”。這個夏天,西和的大地正被這股源源不斷的暖流滋潤著。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