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宕昌縣賈河鄉大豐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以現代農業發展為導向,秉持“誠信經營、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理念,采用“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在中藥材加工領域深耕細作,通過中藥材加工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走出了依靠中藥材產業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近日,在賈河鄉坑里村的大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加工車間內,工人們正忙碌地進行著黃芪篩選加工與產品裝包。車間里,經驗豐富的工人熟練地操控著現代化設備,每一個步驟都有條不紊。
坑里村的李忠平自打合作社開工后,一直在加工車間務工干活,對自己的這份工作非常滿意。“我在廠子里主要就是切、篩選機上料、曬,還有烤床上上料,都干著呢。合作社對我們好得很,工資一天120元,一月一結。”李忠平滿意地說。
2017年,坑里村青年人才馬過清返鄉創業,與村“兩委”領辦合作社聯辦賈河鄉大豐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由村集體投資150萬元,扶持聯辦合作社發展中藥材產業,開展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以此帶動全鄉中藥材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
大豐中藥材合作社生產加工車間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加工廠房面積2400平方米,建立中藥材清洗、切片、烘干、篩選生產線,配套各類加工機械設備80多臺。年收購加工銷售紅芪、黃芪、當歸、黨參、甘草等中藥材600余噸,產品分小禮包和大包裝兩種規格,除直供國內制藥廠外,還出口至臺灣地區,年產值達3000多萬元。合作社成立后,許多原本外出務工的人員選擇回到家鄉,到合作社務工。村民通過種植增值、務工、分紅,人均增收達2800元。累計為村辦合作社及坑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分紅45.5萬元。
馬過清告訴記者,“賈河鄉有得天獨厚的中藥材資源優勢,多年來本地群眾靠出售中藥材原材料為主,收入不是太好,我創辦這個合作社,興建藥材加工車間,主要是為了延長中藥材產業鏈條,通過中藥材初加工,帶動群眾就近務工,同時,提升中藥材的附加值。”
2021年,頭腦活、經營能力強的馬過清在擔任一年村文書后,當選為坑里村委會副主任,他把自己的事業與村集體經濟發展捆綁在一起。今年以來,大豐中藥材合作社流轉土地,種植紅芪、黃芪100畝。籌集資金40多萬元,改造提升加工車間,新建陽光晾曬棚,預計年加工各類中藥材1200噸,增加務工就業人員15人,通過務工、分紅、種植,預計群眾人均增收達3600元。在大豐合作社的帶動下,全鄉中藥材種植面積5100多畝,有合作社的保底收購,全鄉1115戶群眾種植藥材收入有了保障。
“下一步,我將進一步完善合作社生產加工基礎設施,擴大生產規模,提升中藥材加工技術,不斷提高合作社經營管理水平,做大做強中藥材產業,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群眾增收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馬過清說。
大豐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一路發展,助力全鄉藥材產業“大豐”,成為全鄉黨建引領,發展富民產業的示范合作社,2019年榮獲“隴南市示范合作社”稱號。賈河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陳旭梅表示,“下一步,我們要在全鄉示范推廣大豐合作社的先進經驗,控掘本地特色資源,引進更多產業人才和先進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力,實現我鄉產業規;、可續化發展,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振興,使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劉治學 王曉勇)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