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從醫32年,他潛心鉆研疑難雜癥,幫助無數患者打敗“痛癥”的折磨。一根根銀針扎下去,穴位精準,妙手回春,治愈的全國各地病患多到數不清。32年的時間,改變了他的容顏,卻從未改變他堅守的醫者仁心。
他就是第三屆甘肅省針灸學會穴注射埋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慢性病防治產業發展促進會“全國針刀埋線專業委員會隴南市穴位埋線分會”會長、“隴南市基層衛生協會穴位埋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宕昌縣基層醫療機構第三聯合黨支部書記、城關鎮衛生院院長張玉忠。他用一根根細小的銀針,幫助萬千患者減緩疼痛,恢復健康。
張玉忠,中共黨員,1990年畢業于隴南地區衛生學校西醫士專業,2020年畢業于甘肅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全科醫師,兒科主任醫師。師從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李佃貴院士、國家級名中醫針灸專家何天有、王啟才教授、全國針刀埋線專家楊才德教授研習針灸、穴位埋線、中醫中藥等中醫藥適宜技術。
當好患者貼心“醫生”。“黨員就要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熱愛醫師這份職業,更熱愛這片土地上的農民。”
24歲的馬女士,因腦水腫、腦梗塞、言語不清,難能站立,西醫已經難以治愈,整日帶著“尿不濕”生活,苦不堪言,經他人介紹前來就診,張王忠仔細分析,精心給她針刀埋線,并配合中藥調治等療法,經過數月治療,成功幫他擺脫了疾病的煩惱,現已生活能夠自理,拄拐行走,一個家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長期患腰椎間盤突出,跑過好幾家醫院住院治療沒有效果,專家建議手術治療。71歲的村民陳謝家在城關衛生院體檢中,超標的數據和異常的癥狀令全家人揪心。一次、兩次、三次……經張玉忠針刀埋線治療,腰不疼了,腿有勁了,指標正常了。老人高興地說:“放線不僅便宜,關鍵還管用,家門口看病不跑路,張院長是健康百姓的守門人。”
“孩子肚子不痛了,咳嗽止住了!”做完羌藏泥碗灸的那一刻,新城子藏族鄉新坪村的孩子家長楊女士熱淚盈眶。她緊緊握住張玉忠的手,連聲感謝。
一例例的診療實踐,讓張玉忠積攢了大量的臨床病例,在他的帶領下衛生院又創新開展了羌藏泥碗灸、蛋熨療法、分層淺刺埋線法等新業務,在臨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為深受病痛折磨的眾多患者帶來了福音。一面面錦旗,是患者對他醫術和醫德的肯定。
三十二年來,張玉忠以飽滿的熱情扎根基層,愛崗敬業、恪盡職守,默默奉獻,不斷求索,始終以拯救病人的生命和解除其痛苦為己任,并從一次又一次的臨床實踐中,認真總結經驗,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在平凡的崗位上創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我是醫生,更是黨員,為患者服務是職責。我不再呼康復患者多么感謝,只要看到他們的笑容,和家人團聚,我就心滿意足了。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基層缺醫少藥、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申請來到鄉鎮衛生院,讓村民能第一時間找到我。”
1990年畢業于隴南市衛生學校的張玉忠,放棄縣級醫院機會,主動申請到基層,先后在臨江鋪、城關衛生院崗位上勤勤懇懇,深受廣大患者的信任。1996年由一名普通的內科醫生走上院長領導崗位。2019年通過轉崗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全科醫師資格,2021年取得兒科主任醫師職稱。在張玉忠的手機通訊錄中,80%以上都是村民。他待村民如親人,村民有啥事,隨時打電話,隨時都能找到他。
在基層,衛生院長既是管理者也是醫生,更是健康知識的傳播者。院長要做表率、講奉獻,和大家一起利用休息時間進村莊、進學校、進社區,開展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讓百姓了解疾病預防知識,提高健康意識,引導他們明白預防勝于治療,只有大家都重視健康,才能真正減少疾病的發生。
醫療服務送山鄉。為了方便患者,我們實現了電話免費掛號,微信預約上門診療。”張玉忠說,“基層衛生院離老百姓近,這是優勢所在,也是責任所在。”
“對對,就這個位置,一到陰雨天,關節就痛”,“張院長,你說的太準了,最近確實是會時不時的心慌,出虛汗......”專家“上門”把脈問診, 把健康送到家門口。近日,城關鎮衛生院派出醫療專家組,來到坡頭、立界村、鹿仁村,為65歲以上老人和慢性四病目標人群開展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健康咨詢服務,對患高血壓病人采用耳尖、大椎穴、曲池穴放血療法調理,糖尿病采用針刺手法和中藥泡茶調理,同時對健康教育目標人群傳授艾灸、刮痧、蛋熨、鹽袋熱敷等簡便易學的中醫適宜技術,提高轄區內居民健康意識,普及中醫藥文化和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以前有病只知道往城里醫院跑,沒想到醫療專家定期上門給我們義診看病”。城關鎮大草灘村民們做完健康檢查后高興地說。
提高臨床診療水平,讓百姓健康有“醫”靠。2021年,縣衛健局、臨江鋪鎮衛生院舉辦了中醫適宜技術穴位埋線培訓班暨國家級繼教項目《星狀神經節刺激法為主治療慢性蕁麻疹》學習培訓班;2024年,縣衛健局,城關鎮衛生院舉辦了第16屆全國穴位埋線公益培訓班暨甘肅省針灸學會穴位注射專業委員會年會,城關鎮衛生院創建了全國穴位埋線臨床示范基地和全國穴位埋線技術達標單位。發展為集全科門診、中醫館、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等為一體的現代化基層醫院。衛生院還通過遠程會診系統,連接省市縣的醫療機構,連接省市對口幫扶醫院,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家級的診斷。
“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如果忽視了學習就跟不上時代進步。”無論多忙,張玉忠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從書本、網絡上學習先進的診療知識。作為一名黨員,他還積極向院里年輕醫生傳授心得,互相交流探討。
長期以來,張王忠不斷深造學習,致力于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學術思想傳承和研究,成功開展了“醒腦開竅針法”、“穴位針刀埋線療法”、“手指卡壓式星狀神經節埋線術、三點一線式蝶腭神經節埋線術、“分筋撥脈式頸動脈竇埋線術”、“推寰循經式迷走神經埋線術”等新業務,填補了“穴位針刀埋線療法”、“何氏鋪灸”、“浮針”在宕昌的空白,2016年在宕昌縣臨江鋪鎮衛生院創建了隴南市首家“甘肅省穴位埋線臨床示范基地”。2024年在宕昌縣城關鎮衛生院創建了“全國穴位埋線臨床示范基地”,近三年,醫院已接診治愈各地的慢性,頑固性,免疫低下等患者2900多例。2019年,在穴位針刀埋線療法的基礎上,運用“十二皮部脈絡理論”和《黃帝內經·靈樞》中的“半刺”和“浮刺”以及穴位的近治原理,在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助理,北京中針埋線醫學研究院創始人楊才德學術思想影響下,研究并創新了一種新型穴位埋線治療方法——分層淺刺埋線法。在臨床上運用“分層淺刺埋線法”治療肋間神經痛、面肌痙攣、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等療效顯著。
精研歷代先賢技藝追求卓越,薈萃祖國醫學菁華服務人民。目前,城關衛生院年門診量超過1.12萬人次,與2022年同期相比較增長207.56 %。43名醫護人員組成 5支家庭醫生團隊,開展上門送診、健康指導等服務,老人、孕產婦、兒童等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實現全覆蓋。
“黨員就要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熱愛這份職業,更熱愛這里的村民。”32年來,張玉忠帶領他的白衣天使們“舍小家,顧大家”,用一心為公、忘我前行的擔當精神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為民情懷,用專業知識和診療技能為鄉村患者帶去了健康與希望。
劉國慶 宕昌縣委宣傳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