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通訊員:饒劍 袁義榮)為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近年來,甘肅康縣公安局豆壩派出所以解決民生問題切入點,認真踐行“主動警務”,深化“背包警務”,強化基層治理組織建設,創新工作舉措,逐步探索出了“警格+網格”融合治理新路子。
“建全機制+三警融合”, 警網協同齊發力
豆壩派出所主動向豆壩鎮、店子鄉黨委政府匯報基層治理狀況,建成了以黨委政府為主導,村委、內部單位、行業場所為主體的“警網”工作機制,由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網格長、派出所所長任總警格長,學校、衛生院、農商行、村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擔任片區或行業網格長,鄉鎮干部、行業場所從業人員、公益性崗位人員等為主的網格員,不斷延伸基層融合治理觸角;形成以駐村民警為警務區警格長,駐村輔警、交警、義警、“雙協員”為警格員,堅持警、網兩條線,明確工作分工、強化協作。同時,進一步深化“三警”融合,強化交警、治安警與森林警車業務合作,形成“三警”溝通渠道暢通、線索信息互通、業務工作互助的警格工作機制。在鎮村開展“身邊的榜樣”典型選樹、派出所開展“標桿選樹”活動,通過示范帶動,進一步提升網格員、警格員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質效。
截止2023年12月,在網格員、警格員的共同努力下,共采集五小車輛信息281輛,推廣安裝視頻監控1291個,有效消除了安全隱患,為平安鄉村發展注入活力。
“警網聯合+五長聯動”,融合治理再提升
緊盯事故預防和道路交通安全,形成了由黨委政府安排部署、組織人力物力,由派出所民警、交警、森警、雙協員、村社干部的“警網”聯合工作機制,著重加強巡河、巡路、巡山,深入開展交通勸導、防溺水宣傳、林場河道巡查工作;并高度重視防溺水工作,由學校張貼橫幅、書寫警示標語,政府和派出所放置救生竹竿、繩索,采取派出所民警、村社干部巡河勸導分工協作工作機制。同時,以鄉鎮長主導+屬地派出所所長+森林派出所所長+交警中隊長+村長的“五長”聯動的警網融合治理工作機制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不斷完善提高。2023年,實現了“道路交通、溺亡、槍暴、命案“零事故”。
“微心愿+背包警務”,創新服務解民憂
以村民大會、上門登記、網絡排查為時機,廣泛收集群眾的微心愿,將群眾的待辦事項限時督導跟進,由鎮村自辦、部門推送辦理等形式切實為群眾解決了問題。2023年元至12月,豆壩鎮、店子鄉共采集群眾微心愿2086條,為群眾解決大小事2000余項。其中,推送派出所辦理的戶籍問題、證明等430余項。
同時,作為康縣公安名片的“背包警務”在豆壩派出所全所民輔警的努力下熠熠生輝,并積極推進“警網”聯動, “網格員”收集群眾需求,駐村民輔警背上警務背包進村入戶、走街串巷,認真為群眾辦小事、辦難事、解小憂。2023年以來,共收集群眾急難盼愁的事件210余條,為群眾上門辦理疑難戶口4人,找回走失人員2人,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8起,回復群眾網上咨詢922條,發布證件領取通知696次,發布預防網絡詐騙視頻文字3720條,有效守護了群眾的錢袋子。
“產業聯盟”+護航警官,護航鄉村振興
為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豆壩鎮、店子鄉黨委成立了產業發展聯盟,轄區黑豬養殖、土雞養殖,袋料木耳種植、椴木木耳種植,羊肚菌、香菇種植,苦蕎、油葵種植均得到蓬勃發展。豆壩派出所主動落實“護航警官”制度,為產業發展開通綠色辦事渠道,主動上門開展安全檢查,宣傳安全和法治知識,耐心調解涉企糾紛,積極為產業發展活動開展疏導交通、開展安保活動,為產業聯盟發展保駕護航。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