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新時代“楓橋經驗”】徽縣栗川鎮:“1+4+N”工作法,走出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時間:2023-12-14 20:05:0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徽縣訊 鄉村治理既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今年來,徽縣栗川鎮以全省開展“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以主動創穩行動為指南,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結合基層治理實踐,探索形成“1+4+N”工作法,即:“一個中心+四方聯動+N種力量參與”的基層治理模式,有效實現社會治理“一體化運行、一站式調解、全鏈式化解”,助力基層矛盾糾紛預防在前、發現在早、化解在小。

“1”:打造一個綜治中心,釋放系統治理效能

綜治中心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前沿陣地”,是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的重要平臺,是深化平安建設的重要支撐。栗川鎮錨定綜治中心這個“1”,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聯動落實的平臺樞紐作用,按照“一體辦”要求,加快提升鎮綜治中心平臺化實戰化運行水平。對照“六有”“八化”建設要求和工作指引,整合現有資源,統一設置群眾接待廳、視頻監控室、分析研判室、糾紛調解室、法律服務室、網格化服務管理室等“五室一廳”。結合“5G+平安鄉村”建設,打造栗川鎮綜治中心信息化指揮平臺,搭建鎮村兩級綜治中心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在原有視頻設備的基礎上擴點增面,做到了高清攝像頭覆蓋全鎮重點路段、重點部位、重點管控區域,進一步織密織牢了公共安全網。按照“一平臺受理、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解決”的標準,逐步健全“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的運行機制,把鎮綜治中心打造為基層治理的主陣地、便民利民的新平臺。

“4”:構建“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網格”聯動體系,推動基層政法工作力量深度融合

鄉鎮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基層政法部門和村組網格,發揮著訴源治理、矛盾化解、法律服務等專業優勢和服務群眾、保障民生的主導作用。栗川鎮綜治中心堅持將關口前移,匯聚“4”方力量,共同探索“問題治理、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聚焦實體實戰,在鎮、村聯動層面,建立“基層上報、中心吹哨、部門響應、立即處置”的工作機制,由村組上報提請協調解決的事項,由鎮綜治中心快速辦理,統籌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門力量第一時間下沉村網格,現場組織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及各種風險隱患。今年來,三部門聯合村網格共同調處化解重點矛盾糾紛16件,化解風險隱患6起,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各盡其職、協同“作戰”,推動矛盾糾紛及時就地化解,形成了橫向聯動配合,縱向溝通協調,合力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局面。聚焦基礎夯實,按照“布網、劃格、定人、明責”原則,全鎮劃分網格19個,配備網格員19人,每日運用“隴情e通”APP巡查上報,發揮“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作用,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今年來,19名網格員累計采集上報各類矛盾糾紛70件,配合鎮主動創穩重點責任部門成功化解矛盾糾紛67件,化解率達95%。

“N”:突出群防群治,多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

為激活“N”種綜治力量,做實做活“N”篇治理文章,栗川鎮創新深化網格治理模式,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將社會治安、矛盾調解、公共服務、幫扶關愛等事務全部統籌到網格內,扎實推進系統治理、整體防范,將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網格。通過吸納黨員先鋒、村組干部、網格員、村法律顧問、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巾幗志愿者、鄉賢五老等人員以及整合村調委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自治組織,讓“N”種社會力量參與到基層治理中,有效發揮群防群治優勢作用,拓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渠道,打造多元治理“新引擎”,打通鄉村治理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用實際行動維護全鎮整體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在今后的工作中,栗川鎮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突出實戰、實用、實效為基礎,全力打造“楓橋式”綜治中心。同時,積極結合“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工作要求,充分激發基層綜治中心工作職能,不斷夯實矛盾糾紛化解責任,落實矛盾糾紛排查任務,深化創新1+4+N工作法,促進矛盾糾紛“一攬子”化解能力,實現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功能聚合、工作融合的綜治工作新局面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