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西和訊(通訊員 鞏凡)今年以來,西和縣馬元鎮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提升村級黨組織組織力、推進強村富民、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形式,著力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難題,不斷激發鄉村活力,增強村級發展實力。
強化組織保障,靠實責任“傳壓力”。馬元鎮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一把手”工程,統籌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建立責任機制,黨委主要負責人統籌謀劃指導推動,各包村科級干部充分發揮指導作用,成立以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具體統籌相關工作。建立考核機制,將村集體經濟發展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黨建述職評議和評先選優的重要內容,倒逼干部履行職責。建立促進機制,組織村黨組織書記重點圍繞村集體經濟發展開展實地觀摩,在觀摩及座談會上“曬成績、找差距、立標桿、表決心”,全力營造奮勇爭先、你追我趕的良好態勢。
整合優化資源,多措并舉“聚合力”。黨建引領抱團發展,按照“黨組織引導、合作社為主、自愿聯合、民主管理”原則,由7家合作社聯合成立西和縣聚潤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成立臨時黨支部,目前聯合社存欄育肥肥牛500頭,年出欄200頭左右。沙水村黨支部依托西和縣隴源養殖專業合作社,持續打造“沙水灣”牌黑雞養殖品牌,截止目前,年銷售幼雞、成雞12000到15000羽,存欄雞3000到4000羽,雞蛋年產400萬枚,日產量1000枚左右。馬灣、馬溝、金星、沙水四個村黨支部通過入股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土地流轉等出資入股方式,與西和縣建發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達成合作,流轉土地1000余畝,種植玉米、高粱、大豆等原作物,年加工青貯飼料1600噸以上。加工的青貯飼料除滿足鎮域內養殖戶、養殖合作社需求外,還銷往石堡、興隆、長道等鄉鎮及徽縣等地養殖戶、養殖合作社,純收入達到60萬元。幫扶帶動促發展,佛孔村建設集設施農業大棚采摘和羊肚菌種植加工基地,今年將在原有13個溫室大棚的基礎上新建20個大棚,建設羊肚菌初加工車間1處,2023年種植羊肚菌規模將達到14000余棒。同時,種植應季時蔬和草莓等,以吸引游客體驗種植、采摘等方式,積極帶動周邊農戶增加經濟收入。
注重選賢育才,夯實基礎“添動力”。吸納有經營頭腦、有致富本領、群眾威望高、肯吃苦的“土專家”、“田秀才”,作為村級后備干部。通過舉辦專題培訓、觀摩學習、比武活動等形式,對村黨支部書記、黨員和致富帶頭人開展能力培訓。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機制,依托“三會一課”、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巧鄉民事大家談”黨群活動日、群眾代表會、黨群座談會等,聽取群眾對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研究確定符合各村實際的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方式。黨員干部齊參與,在觀念引領、產業帶動、政策宣傳等方面堅持動員致富能手、合作社帶頭人創辦領辦集體經濟項目,組織群眾“抱團發展”,推動實現“支部有作為、集體有收益、群眾得實惠”的目標。
西和縣融媒體中心 鞏凡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