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渭源訊 渭源縣蓮峰鎮以社會治安治理春夏攻堅行動為抓手,堅持下足“繡花功夫”,聚焦群眾急難愁盼,著力構建網格化管理、精準化普法、多元化調解、規范化自治、協同化排查整治的治理體系,以“零距離”服務拉近“心距離”,為鄉村善治提供有力支撐,切實提升群眾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蓮峰鎮依托網格化服務管理,筑牢治理根基。網格員化身“移動探頭”,以“鐵腳板”丈量網格“責任田”,采用“入戶走訪+指尖互動”雙線模式,全面收集社情民意,精準掌握群眾需求。線下主動“敲門問需”,線上依托“渭民解憂”小程序“三個一鍵”功能,暢通群眾反映急難愁盼問題的渠道,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確保服務“不斷線”。網格員充分發揮基層治理“前哨”作用,運用“線下排查、線上聯動”機制,及時發現并化解大量基層矛盾,生動踐行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網”的網格化治理效能。截至目前,網格員累計辦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5件,主動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48起,有效促進了鄰里和諧與干群關系融洽。
針對群眾法治需求,鎮司法所聯合綜治中心、派出所等部門,構建“線上+線下”精準普法矩陣。線上開設“法治微課堂”,以情景劇、動漫、典型案例解讀婚姻家庭、財產繼承、合同糾紛等群眾關切的法律熱點問題。線下借力“首陽山文化旅游節”“南岔河畔全民文化活動”等契機,推行“律師坐班”制度,開展“普法進校園”、法治講座、模擬法庭等活動,圍繞反邪教、禁種鏟毒、掃黑除惡、反電詐等主題深入釋法。活動累計發放資料3000余份、法治禮品1000余件,并通過有獎問答、知識競賽等提升互動性,推動法治宣傳從“單向灌輸”到“雙向互動”轉變,顯著提升群眾法治思維和防范能力。
蓮峰鎮創新鄉村治理模式,通過規范村規民約、組建協商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組織,常態化召開“炕頭會”“庭院會”,構建“民事民提、民議、民辦”自治機制。村民圍繞三資管理、產業發展、“垃圾革命”等事項自主協商。6月以來,累計召開各類議事會130余場次,讓治理更接地氣、聚人氣、顯實效。同時,將群眾自治融入應急管理,通過“村村響”廣播、微信群等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組織防汛演練、模擬轉移安置,提升群眾自救互救能力,整合多元力量筑牢安全防線。
嚴格落實安全屬地責任,構建部門協同機制,開展多領域的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活動。綜治中心牽頭,聯合派出所及金融機構,開展反詐宣傳與線索摸排,守護群眾“錢袋子”。市場監管所整治無證經營、“三無”產品,規范“菜籃子”“藥箱子”。多部門聯合排查校園及周邊安全,排查經營主體的資質隱患,依托12315平臺處理舉報投訴,實施“以房管人”管理校園周邊出租屋1206間,派出所聯合家校開展“守崗護苗”。消防安全領域重點排查企業、“三合一”場所,建立整改臺賬跟蹤清零。累計檢查重點場所35家,整改隱患10處,規范審批備案動火作業場所1家,登記流動人口1488人。通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群防群治,有效筑牢了安全防護網,切實提升了公共安全水平。
蓮峰鎮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為“指南針”,堅持黨建引領,以下足“繡花功夫”精細編織鄉村治理網絡,以“零距離”服務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有效激活了基層治理效能,夯實了平安法治根基,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