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隴西訊 近年來,甘肅省隴西縣緊扣“抓黨建、強服務、促治理”,立足破解社區服務管理、基層治理中的突出問題,建立并推行“六聯六共六促”工作法,在頂層設計上下足功夫、為民服務上謀篇布局、融合治理上強基賦能,凝聚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著力構建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健全“三項機制”,筑牢基層治理根基。健全領導管理機制,縣級層面建立聯席會議、聯點指導、定期調度、調研督導、交流互檢、跟蹤問效等6項推進機制,四大班子成員定點包聯社區,常態研究部署、通報情況、解決問題。社區推行“大黨委”和“兼職委員”“輪值主席”制,每月召開1次“大黨委”會議和聯席會議,推動社區、單位、行業黨建互聯互動,讓基層治理“滿盤沙”變為“一盤棋”。健全減負增效機制,開展社區機構多、掛牌多、證明多問題整治,建立社區事務準入制度,明確社區依法承擔工作事項22項、協助辦理事項44項,規范出具證明6項,清理機構、牌子13個,有效解決了“小社區”協調“大單位”的難題,形成了上下貫通、執行有序的治理制度體系。健全網格管理機制,積極構建“黨建+社區+網格”三位一體的運行模式,建成小區(樓宇)黨群服務站68個、黨員驛站19個,建立網格黨支部58個,住宅小區黨支部8個,物業企業黨支部5個,社區社會組織黨支部13個,設立樓棟黨小組140個,實現了社區內黨建和綜治、民政、信訪、市場監管等各類網格“多網合一、一網統管”。
推行“三張清單”,構建為民服務體系。全面推行“三單制”服務模式,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以資源為依托、以項目為抓手、以責任促落實的基層服務網絡,全方位征求居民意見,梳理形成“需求清單”84項,充分化解社區“資源短缺”和轄區單位“資源閑置”的問題,實現城市各領域資源最大限度整合。積極破除社區行政壁壘,打破制度藩籬,將駐社單位獨有資源變為區域共享資源,在社區黨組織征集梳理、駐區單位提供匯集的基礎上,配對編制“社區資源清單”56項,聯動開展文化娛樂、健身休閑等服務,構建了“一刻鐘黨群共享服務圈”。持續深化“黨群連心線”工程,探索推進“三社聯動”,嚴格落實“雙包一訪”和“四辦”工作法,廣泛開展“四必到、四必訪”“四百”活動,配對編制“惠民項目清單”56項,針對性幫助社區居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80余件。通過居民按需求“點單”、社區按地域“派單”、駐區單位按資源“接單”,先后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280余個,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事項16萬多件,實現“一線”連“多線”“線線連群眾”“線線送黨情”。
抓實“三個融合”,激活基層治理細胞。抓實服務資源融合,探索實行在職黨員“雙管”,離退休黨員“托管”、流動黨員“協管”等區域化管理模式,組織2280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廣泛開展“進社區、亮身份、樹形象”“訪民情、聚民心”和“六個一”活動,每周深入社區開展1次志愿服務活動,完成群眾“微心愿”160項,推動社區治理和居民服務從“單打獨斗”變為“多元參與”。抓實服務隊伍融合。積極推行“一格三長三員一警”網格化管理模式,在社區劃分四級網格493個,按照“落細落小、無縫銜接”要求,以小區樓棟、居民住宅院落為單位,劃分五級網格3000多個,構建形成訴求收集、回應和解決的閉環體系,解決群眾訴求258項,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52起。抓實服務功能融合。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居委會和居務監督委員會為基礎,群團組織和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為補充的社區治理架構,推動18個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全部實現“一肩挑”,引導21名社區“兩委”成員兼任業委會成員。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探索推行“五民”工作法,商議解決“急難愁”事項184件。
供稿單位:甘肅隴西縣委組織部 陳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