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全勝
前不久,我們組織了全校范圍內的家長會。許多家長向學校表示由衷的感謝,一位家長說:“以前許多孩子不愿意上學,死活不肯到學校來,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輟學去打工了,把孩子能夠留在學校,成了許多家長的最大愿望,現在孩子們都愿意來學校了,我們最大的心病讓學校治好了。”
這的確是事實,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2013年,我受縣教體局委派,由城區最好的渭北初中調到全縣最西端的鄉村學校——馬力鎮北順九年制學校當校長。當時,這所鄉村學校的狀況令人憂慮:教育教學質量連續十多年排名全縣倒數第一,學校管理松散,教學秩序較為混亂,學校各種設施破壞嚴重,老師們都很著急,家長們怨聲載道,許多人對這所學校失去了信心。有條件的家長都把孩子轉到城區或者鄉鎮中心學校就讀,一半左右的學生輟學流失。例如,初中部初一級如果招收4個班200多名學生,到了初二級就剩下120多人了,四個班就只好縮編為三個班;到了初三級就剩下100人左右,只好再次縮編成兩個教學班。
來到這所學校,經過認真調研和深入思考后,我認為,要改變學校和學生面貌,首先要改變教師面貌和學校風氣。因此,學校以培訓提升教師素養為突破口,迅速整頓師德師風,狠抓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同時有計劃地豐富師生們的課余生活,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使學校活力倍增。學校開辦了文學、武術、美工、象棋、書法繪畫等興趣小組,舉辦了文藝匯演、才藝展示等活動,與城區兄弟學校及北京愛心團隊聯合舉行藝術節,讓孩子們在藝術中成長;產生了校歌、校訓、校徽,以此增強學校的活力和吸引力,激活校園人文氣氛,提升辦學內涵。通過開展課堂講評活動,全力以赴抓教育教學質量,教學秩序迅速扭轉。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克服了重重困難,建成了寬敞明亮的餐廳,900多名師生從此吃上了免費的營養早餐。孩子們的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如今,校園里的讀書聲、歌唱聲、歡笑聲構成了鄉村最美的和聲。
經過統計,兩年來,全校非正常流失學生只有23名,學生控固率由原來的51.3%上升到96.6%,實現了在短時間內“控輟保學”的目標。
把鄉村的孩子們留在學校其實比什么都重要,因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是農村進步和發展的希望。像經營家一樣經營學校,學校就會很溫馨,師生們就有了歸屬感,孩子們就會從心底留戀學校,喜歡讀書,就不會輕易離開,就會用心追尋自己的美好夢想,這也是我作為鄉村學校校長最欣慰的事。
(作者為武山縣北順九年制學校校長)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