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武威:落實最大任務推進精準扶貧

時間:2015-07-04 09:35:4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點擊:

   武威市委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最大任務,把扶貧攻堅作為最緊迫的工作、最艱巨的使命來抓,以扶貧的強力推進加快全面小康的進程,以扶貧的顯著成效確保全面小康的實現。

  武威市現有古浪、天祝兩個連片特困縣和涼州、民勤兩個“插花型”貧困縣區,其中古浪縣列入國家扶貧開發六盤山片區,天祝縣列入國家“四省藏區”片區。

  2011年以來,武威市搶抓國家實施新一輪扶貧開發的重大機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持之以恒推進“1236”扶貧攻堅行動和雙聯富民行動深度融合,扶貧開發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市農村貧困人口由2011年的56.07萬人減少到去年的27.87萬人,貧困面由35.44%下降到18.8%。特別是創造性地實施“下山入川”工程,建成古浪縣黃花灘感恩新村、陽光新村等一批移民安置點,累計完成“下山入川”6.47萬人,使祖祖輩輩生活在高深山區的貧困農牧民拔除窮根,生產生活方式同步改變,走進了致富奔小康的新天地。

  武威市委堅持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探索形成了一套科學務實、切合實際的新農村建設發展思路。針對城小鄉大、貧困面大、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差、城鎮化水平低的狀況,提出和實施城鄉融合發展戰略,堅持調結構、促增收、修公路、興水利、抓脫貧、美環境,加速推進工業新型化、城鎮帶狀化、農業現代化,引領新農村建設從思想觀念、農業產業、農民收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村容村貌等方面全面發展變化。去年,全市農業增加值達到94.7億元,躍居全省第1位,比2009年增加41.19億元,增長36.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34元,比2009年增加3862元,增長97.2%。以“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為標志的現代農業快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到去年底,全市累計建設設施農牧業78.7萬畝,戶均達到2.28畝,提前2年實現了戶均2畝棚的目標;累計建設特色林果基地121.23萬畝,人均達到0.8畝!百A藏加工+運輸銷售”現代營銷模式呈現出良好態勢,農產品物流中心建設、骨干批發市場改造、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全面推進,設施農產品外銷量達到70%以上,F代畜牧業規模迅速擴大,牛、羊、豬、雞、獺兔飼養量分別達到116.1萬頭、1068.7萬只、359.9萬頭、1239.9萬只和68.4萬只,分別比2009年增長1.8倍、2.7倍、1.8倍、1.9倍、62倍。主體生產模式成為現代農業的主要支撐,設施農牧業成為農民持續增收的主要渠道,農民收入50%以上來自設施農牧業。農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水、電、路、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累計治理中小河流12條、152公里,新建改建干支渠546.4公里,配套建設末級渠系8900公里,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40處;實施農村電網改造項目87個,累計投資6.97億元;新建改建農村道路5054公里;建設新農宅7.97萬戶,其中300戶以上新型農村社區110個,農村的整體面貌正在發生變化。農村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全市耕地流轉面積達79.51萬畝,占家庭承包經營面積的22%,適度規模經營有了較好的基礎條件。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推開,設施農牧業產權登記頒證10.91萬件,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頒證達到發證數的97.9%。農民合作社累計發展到6137家,入社成員6.79萬戶,占農戶總數的18.4%。

  農村各項改革持續深入推進,為農業、農村的發展增加了強勁動力,為持續深入、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奠定了基礎。武威市委書記火榮貴說,但扶貧攻堅已到“啃硬骨頭”階段,還面臨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扶貧脫貧不精準,因病、因學、因殘、因婚等致貧返貧問題不容忽視,貧困農民培訓工作差距大,“下山入川”任務仍然艱巨。生態性貧困問題突出,貧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祁連山高深山區、淺山干旱區和北部沙漠邊緣,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脆弱,自我發展能力弱,易地搬遷受到土地、水資源緊缺制約,生態保護治理與扶貧開發矛盾突出。貧困片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仍有265個行政村道路未硬化,233個行政村、4.5萬農戶沒有實現安全飲水,34個行政村沒有通動力電,2.2萬戶貧困戶急需實施危房改造。為此,我們聚焦組織領導、時間安排、決策部署、脫貧效果等“四個切實體現”,引導和約束各級彰顯堅決執行的政治立場和品格、珍惜時代賦予的重要使命和舞臺,確保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貧開發上。

  為了加大精準扶貧力度,武威市委調整了市、縣區扶貧攻堅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由市、縣區委書記任組長,進一步加強對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省委的要求,把扶貧開發作為最艱巨的使命、最重大的任務、最緊迫的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貧開發上,按照2800元標準,落實“五個精準”,從摸清底數、目標銜接、力量調整等18個重點問題入手,以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生態治理的勁頭,集中力量精準扶貧,做到“四個切實體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