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5~10家骨干企業力爭上市
中國甘肅網6月26日訊 據西部商報報道(記者 李楊)在應急產業領域優選5~10家技術先進、行業領先、競爭優勢明顯的骨干企業,分階段、分步驟動態扶持,爭取在證券市場上市融資……為促進我省應急產業加快發展,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使得我省應急產業發展大有“錢”途。
扶持政策
鼓勵利用軍工技術優勢促軍民深度融合
依據《意見》,我省應急產業發展重點領域包括:發展監測預警類應急產品,提高各類突發事件監測預警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發展預防防護類應急產品,提高個體和重要設施保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發展處置救援類應急產品,提高突發事件處置的高效性和專業性;催生應急服務新業態,提高突發事件防范處置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其中,在現場保障方面,我省將主要發展突發事件現場信息快速獲取、應急通信、應急指揮、應急電源、應急后勤保障等產品;在生命救護方面,發展生命搜索與營救、醫療應急救治、衛生應急保障等產品;在搶險救援方面,發展消防、建(構)筑物廢墟救援、礦難救援、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工程搶險、道路應急搶通、航空應急救援、水上應急救援、核事故處置、特種設備事故救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疫情疫病檢疫處理、反恐防暴處置等產品。
《意見》鼓勵充分利用軍工技術優勢發展應急產業,推進軍民深度融合。鼓勵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推動應急產業領域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在應急產業重點方向成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扶持5~10家骨干企業力爭上市融資
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引導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投資入股、品牌經營等方式進入應急產業領域。按照企業申報、部門推薦和專家評估相結合的方式,在應急產業領域優選5~10家技術先進、行業領先、競爭優勢明顯的骨干企業,分階段、分步驟動態扶持,使其盡快進入國內同行業優勢企業的行列,并爭取在證券市場上市融資。利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支持應急產業領域中小微企業,促進特色明顯、創新能力強的中小微企業加速發展,培育50家左右配套協作關系密切、具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型中小應急產業企業,形成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同時,我省還將建立開放動態的應急產業重點項目庫,每年遴選10個具有引領性、支撐性和帶動性的重點應急產業項目,整體推進建設。依托省級以上產業園區,以產業鏈建設為重點,促進一批應急產業領域重點項目簽約落地。加強規劃布局、指導和服務,以蘭州新區等國家級、省級產業發展聚集區為依托,引導應急技術裝備研發、應急產品生產制造和應急服務發展向產業園區聚集。加快“走出去”步伐,引導有實力的應急產業企業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和國際營銷網絡,積極申請國際專利,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提升核心競爭力。搶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政策機遇,開拓中西亞、中東歐等國際市場,擴大產品、技術和裝備出口。依托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和武威保稅物流中心,深化國際合作,引導國際資本和先進技術投向應急產業重點領域。
保障措施
多項政策力促應急產業快速發展
為進一步促進我省應急產業加快發展,《意見》在土地、財政、金融、稅收、人才、協調服務等方面均拿出了扶持政策。
其中,在土地政策方面:在符合國家、省上產業政策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對應急產業重點項目建設用地予以支持。加快應急產業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工作進度,開辟審批“綠色通道”。對應急產業建設項目全部占用國有未利用土地的,除需報國務院和省政府審批的外,由市縣政府審批。對政府投資的應急食品物流園,允許以劃撥土地形式委托企業建設運營。
在稅收政策方面:我省將幫助列入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的應急產業企業落實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對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20萬元(含20萬元)的小型微利應急產業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在人才政策方面:我省將突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省內高等院校與企業共建應急產業緊缺學科專業,省內高等職業院校圍繞應急產業調整優化專業設置。建立引進高層次人才職稱評聘“綠色通道”,申報人可不受資歷、崗位等限制,直接由相應專業評委會評審。支持科研成果參與收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