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九大體質”之說,認清體質才能更好地調理身體。然而,辨別體質并不是看看表面癥狀,再填個調查問卷就可以得出結果。
事實上,體質的判斷并不簡單,網上很多辨別體質的問卷的科學性也很難保證,很多人身上也可能同時包含幾種體質的特征,這樣就更難確認。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體檢中心主任醫師張晉就提到,有一個病人上熱下寒,頭上出汗又手腳冰涼,吃點補藥就會上火,吃涼的又很容易腹瀉,他的體質就是屬于比較復雜的,飲食上要多以平和為主,需要到醫院找專門的醫生給他調理。
有需要的患者不妨到正規中醫醫院體檢中心做一個全面體檢,包括紅外熱成像。張主任介紹,“區別于西醫的紅外熱成像報告中基礎的疾病判斷,我們醫院的醫生可以根據熱成像顯示結果判斷出患者身體的寒、熱情況,并給患者提供合理的調理建議!
當然,中醫體檢也是在西醫的基礎上,明確患者的患病狀況之后才能給出最科學的體檢報告。
對于這類患者,一定不要隨便嘗試電視節目里宣傳的調理方法,因為電視節目里往往只能談到某一種癥狀的應對方法,實際應用時還需要結合自身多種癥狀具體分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比如,手腳冰涼的人不一定是陽虛體質,如果氣郁在先,陰虛體質的人也會手腳冰涼。
張主任解釋,中醫有“癥候演變”的說法,在一段時間的湯藥、膳食調理之后,人的身體狀況是會變化的。比如,胖大海性寒,可以潤喉化痰,但是長期喝會導致腹瀉。另外,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季節也會帶來不同的影響,千萬不能一個方子吃到底。
經過一段時間調理之后,不妨再到醫院做一個紅外熱成像,因為身體的表征變化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但是一般兩三個月之后紅外熱成像結果就會有明顯差異。
相比來說,體質比較簡單的人就可以平時用點茶或者藥膳調理。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