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教育頻道 > 名人名博

【蘭大人物】杰出校友舒紅兵:骨子里的蘭大精神與傳承

時間:2016-04-18 08:55:22來源:蘭州大學新聞中心編輯:卓航點擊:

  四月的蘭州,花開得正艷。這個時節蘭州大學本部校區,也像是一片花的海洋,一掃秋冬凋零的景象。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1983級生物系校友舒紅兵走在柳條茵茵、桃花灼灼的校園里,時不時地指著一個地方,向同行的蘭大老師回憶當年他們在這做過什么事,就像一位熟知蘭大的導游在給游客做介紹。而通過攝像機對他的聚焦,又顯示出了他的特別。

  他確實有厲害之處:16歲考上蘭大,是班里最小的學生。他主要從事病毒免疫相關的細胞信號轉導研究,44歲時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當年全國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最年輕的院士。

  在杰出的貢獻與亮麗的光環之下,舒紅兵院士更愿意講述他自己艱辛的求學之路,那些在蘭州大學讀書時的情景他仍歷歷在目。

  艱苦求學 ,自強不息

  1967年,舒紅兵出生于重慶市榮昌縣一個普通而又貧困的農村家庭。上高中時,家里給他連雙鞋都買不起,他只能穿著撿來的兩只不一樣的拖鞋上學,后來索性打著赤腳去學校。靠著國家每個月發放的幾塊錢補助完成小學到中學的學業。

  1983年,16歲的他以全班第一的好成績考上了蘭州大學生物系(現生命科學學院)。據他回憶,當時從縣里到成都要十幾個小時的車程,還需要從成都轉車,再坐兩天的火車才能到蘭州。最痛苦的一次坐火車經歷,是他被擠到了行李架上彎腰坐了幾十個小時。

  入學之初,因為年齡小并且家境貧困,老師和同學們都非常照顧他。室友們都把他當作弟弟對待。剛入學時,班主任親自送給他一床被褥。這樣的熱心讓他感受到了蘭大的溫暖。

  關愛之余,舒紅兵也感受到了蘭州大學樸實的求學風氣,同學們只爭朝夕、勤奮學習。在這種學風的影響之下,他努力學習,大學四年,總成績排在全班第一。

  在蘭大的四年,他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對于他來說,優秀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為了保持住優秀這個習慣,他只有不斷勤奮刻苦地讀更多的書,做更多的實驗,記更多的筆記。

  樸實、勤奮、堅韌是蘭大人的共同特性。談到這樣的學風,他不無感觸。他說,自己的求學之路上經歷了三次挫折:突然被取消保送碩士研究生資格,但他立即報考研究生,倉促準備仍獲得第一的好成績;讀碩士期間導師出國進修,但他毅然驅動自己不斷摸索,不放棄學習;博士后期間長期沒有研究成果,但他沉下心來一邊自己探索,一邊向很多前輩請教。

  舒紅兵說,“蘭州大學培養的學生有一股狠勁兒,正是這股狠勁兒賦予我一種在逆境中的奮斗精神!

  嚴謹科研 獨樹一幟

  自強不息的狠勁兒在舒紅兵內心不斷生根發芽,這樣的精神激勵他勇往直前。在蘭州大學完成本科教育之后,舒紅兵又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美國Emory大學分別獲得碩士(1990)和博士(1995)學位;在美國Tularik公司完成博士后訓練(1995-1997)。隨即,他擔任了美國猶太醫學研究中心及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聯合免疫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長江特聘教授。在美國生活了10多年之后,舒紅兵回到祖國,擔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也圓了他一心回國的愿望。

  他在學術方面也是碩果累累。截止目前他已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一百多篇并被引用上萬次。早在2009年,舒紅兵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了武漢大學理科第一個973項目,發表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武漢大學影響因子最高的3篇研究論文,并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首屆杰出成就獎收入囊中。他回國工作后,還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談及這些成就,他回想起了蘭州大學鄭國锠院士的夫人——仝允栩教授。這位教授是他大四實驗課的老師,也是他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他感慨地說:“仝先生非常嚴格仔細,她對你的每個細節都很關注,這種嚴謹教育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彼宄赜浀,在一次提取DNA的實驗課上,他認真耐心進行提取實驗,全班只有他一個人提取成功。2015年12月,《自然》為五位中國科學家頒發杰出導師獎,舒紅兵位列其中。

  這種嚴謹科研態度的影響是深遠的。在他上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炮轟學術造假之風,提出對學術不端行為實行“零容忍”。在做實驗研究的時候,他也會遇到瓶頸期。但是他并不會為了發表成果而將實驗草草了事,而是調整心態,繼續做實驗,永遠堅信下一次會成功;第一百次不會成功,第一百零一次或許就會成功。在聽自己的學生匯報實驗結果時,只要發現哪里有漏洞,他就會毫不客氣地追問下去。他帶過的許多研究生都有被他追問到流淚的經歷。

  心系母校 言傳身教

  在交流中,舒紅兵的話語里一直流露著對蘭大的感恩,這是一個給予他太多,留給他太多記憶的地方。他回憶起王香亭老師,談及老師那時帶著孩子們到野外去實踐,師生間關系親密,他眼中的滄桑與向往交織流露出來。前輩老師言傳身教深深影響著舒紅兵日后作為老師處理師生間關系的方法與態度,不僅教出了好學生,也教出了好老師。

  “我對蘭大有一種天然的感情,非常愿意為蘭大做一些事情。我們應該在適當的情況下向西部、向蘭州大學這樣的學校傾斜,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夠做出成績是不容易的,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問心無愧地講這些話。中國高校應該有多個高峰,這樣才有利于國家的整體發展,特別在一些具有西北地方特色的研究領域,蘭州大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校友們都明白這些,所以都在不同的場合為蘭州大學呼吁!笔婕t兵深情地說。

  在采訪中,舒紅兵在介紹許多內容的同時,不斷傳遞著對母校學子們的希冀:首先,在學術上,他談到必須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不要將專業知識局限在狹小的范圍內,這對于走向獨立研究的幫助是巨大的。其次,“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校訓包含的精神品質是豐富而重要的,要避免空談,實干為旨,把眼前的學習和工作做好,也要知道自己的下一個目標是什么。他表示,在尋求政策支持與發展優勢學科方面,蘭大還有努力和進步的空間,只有把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才能有準備地迎接客觀條件的改觀。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發揚蘭大精神是十分有必要的。他期待母校的明天越來越好。

  一步步走向更寬廣的平臺完成更多的使命,心系母校的情結卻從未改變。出彩,就是將人生精彩演繹,舒紅兵院士對于理想的不懈追求就是對這兩個字最樸素卻最有力的證明。

  來源:蘭大新聞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