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巖: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太統山至大臺子一帶,長約20公里,已探明地質儲量10億噸,地質運量儲量21億噸,其中太統山化工灰巖儲量為3000萬噸。礦床賦存條件好 ,礦體厚度大,礦石品位優,其主要化學成份Cao50-52%,MgO<1%,Fe2O3為0.29%,AI2O3為0.85%。礦區交通條件好,有寶平、平華二級公路通過,距平涼市崆峒區二十里鋪工業園區10公里。目前, 開發總量200多萬噸。主要有水泥廠3家,水泥年總產量為60萬噸;石料廠10家,總開采量約100多萬噸;白灰年產量60萬噸。
白云巖:主要分布在平涼市崆峒區麻川鄉大臺子、水泉灣等地,已探明地質儲量500多萬噸,地質遠景儲量2億噸。礦石產于上寒武系和奧陶系,露天礦床,礦體厚度大、礦石品質好,主要化學成份MgO20.8-22%,CaO27%,MgO1.1-2%,SiO<4%,Fe2O3,0.29%,距平華、寶平公路5公里。距平涼市崆峒區二十里鋪工業園區15多公里,交通條件便利。
膨潤土:膨潤土礦位于平涼市崆峒區南東,東經106°48′02″-106°48′42″;北緯35°21′41″-35°22′24″。 礦區地層屬上三迭統延長群中亞群,共有三個礦層,累計厚度為10. 64米,走向長200米至1000米,其主要化學成分為蒙脫石占46-78%,膨潤土地質儲量141.37萬噸。膨潤土具有特殊的吸水性、 膨潤性、膠結性、陽離子交換性和分散性及潤滑性等,可在冶金、鑄造、石油鉆探、化工等工業中充當粘結劑、增塑劑、交換劑等,具有良好的應用開發價值。目前平涼市崆峒區地礦局準備開發利用。
地熱水:平涼市崆峒區地熱水主要有下白堊系盆地厚層狀礦巖構成的蓄熱和蓄水層,其上為第三條泥巖構成的保溫或隔水層。其熱源和水源主要來自盆地西部地六盤山山前斷裂帶的補給,其地熱水大概范圍西至六盤山,東至慶陽寧縣一帶, 屬甘肅省隴東地熱區。平涼市崆峒區西南坡村地熱井,水溫17-20℃,礦化度0.81克/升,水文隊普查鉆孔深250米揭露出下白堊系含水層,水頭高土地面30余米,自流量8800噸/晝夜,水溫25℃,屬地熱異常點。
農村經濟以農業產業化發展為方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面減免農業稅收,及時落實了糧食直補和退耕還林補助,進一步調整農業發展思路,加大農業發展投入,全面促進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生產,建成了一些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形成了以糧食為基礎、蓄果菜草為支柱、區域性多種經濟為補充的大農業格局。2005年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8.08億元(可比價),糧食總產量達到16.77萬噸,油料產量達到6657.3噸,水果產量達到6.15噸,蔬菜產量達到20.19萬噸。以黃牛養殖為主的畜牧業發展良好。當年新增溫棚養牛大戶335戶,建成了景興肉牛分割生產線,西開牧業分割肉產銷兩旺,全年屠宰肉牛13.4萬頭,肉牛產業的品牌效益進一步顯現。奶產業發展較快,新增奶牛2010頭。黃牛飼養總量達到24萬頭(含存欄、出欄和短期育肥),現已成為甘肅集約化肉牛生產基地和西北地區最大的畜產品加工基地。
工業經濟立足原有基礎,發揮資源優勢,做大優勢行業,擴張經濟總量。2005年轄區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7.9億元,其中區屬企業實現18.97億元。轄區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6.1億元、工業增加值9.23億元,其中區屬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總產值7.17億元、增加值2.16億元。轄區企業產銷率98.46%,其中區屬企業92.98%。
平涼市崆峒區科技服務機構294個,從事各項科技活動人員近六千人。有各類學校334所,專任教師4616名,在校學生10.21萬人,小學入學率為99.99%,初中入學率97.19%。各類醫院37個,病床1829張,醫務工作者1784名。環境治理投資繼續增加,居民飲用水質達標率為100%。文化、體育和廣播、電視事業持續發展。
平涼市崆峒區為陜甘寧三省區交通樞紐 ,寶中鐵路縱貫全境,“312”國道橫跨東西。銀武高速、平定高速公路,平西鐵路即將開工建設。道路交通四通八達,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2005年,轄區共實施投資50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148項,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93億元。其中房地產投資3.8億元。生態建設步伐加快,全年依托退耕還林、三北四期、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完成造林4.5萬畝。綠化覆蓋面積達到658.8萬平方米,公共綠地面積134.2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人均綠地面積6.02平方米。
交通郵政通信業快速發展。2005年完成貨運量732.9萬噸,客運量452.7萬人次。郵政業務收入總量12.3億元,年末固定電話(含移動固話)8.71萬部,移動電話10.4萬部,寬帶互聯網用戶6367戶。
國家5-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有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名勝古跡百余處,山勢雄偉,煙波浩淼,-幽深,建筑獨特。2006年全區總旅游人數117.9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3億元。
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于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