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時香港2016秋拍賣瓷器雜項部分‘中國重要古董珍玩專場’,選擇53件拍品以明清宮廷瓷器雜項為主,量少而精,在篩選拍品上側重來源及傳承,其中有不少拍品為官窯罕見瓷器名品,多年未曾流傳于外。清乾隆‘天藍釉六方瓶’為日本湯川玄洋舊藏并由大坂美術俱樂部出版、收錄于《七石翁遺愛品展觀圖錄》。清乾隆‘茶葉末釉綬帶耳葫蘆瓶’特別的樣式與日本繭山龍泉堂藏的一件幾乎一致。極為珍貴的明弘治‘黃地青花云龍紋碗’為著名的弘治嬌黃釉,并以青花描繪五爪龍紋,檔次級別很高盡顯皇家尊貴身份。另一件明萬曆‘五彩群貓圖花棱形蓋盒’最后一次拍賣于2006年香港蘇富比,至今相隔十年,并由臺灣最有實力的民間收藏團體‘清翫雅集’會員收藏,2009年曾在北京首都博物館展覽過,身份顯貴。清乾隆‘青花祥云礬紅迎面龍紋雙耳抱月瓶’有《清宮瓷器檔案全集》記載:‘乾隆朝九江關監督進貢青云紅龍寶月瓶兩對,分別陳貯在圓明園、熱河’,為典型清宮廷陳設名品。其馀48件拍品亦精彩,由匡時特為本次香港拍賣挑選。
H:48cm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書款
來源:日本湯川玄洋舊藏(1937年日本關西美術聯誼會出過一次至今相隔79年再出現)
出版:《七石翁遺愛品展觀圖錄》,大坂美術俱樂部,圖147
乾隆仿古瓷,器型端莊穩重,猶如青銅器的靜穆,其色天藍,仿宋汝窯之‘雨過天青’。為乾隆崇古之作,宋瓷美學之最高典范。本品來源清晰,傳承有序。帶有原木盒,其盒上標籤‘一四七’與其出版物《七石翁遺愛品展觀圖錄》的編號‘一四七’一致,為完整保存品,殊為難得。大坂美術俱樂部創建于1910年,自創辦以來一直致力于古董珍玩的收藏及交易,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其出版的藝術類圖書亦是收藏家用以借鑒的工具書籍,此拍品的出版物即是由此俱樂部出版。‘七石翁’即湯川玄洋,日本近代文人,他知識淵博,出版過不少書籍,有《近世雅人傳》、《食養春秋》、《精華硯譜》等書籍,廣交文人雅士,收藏頗豐,有極高的藝術修養,涉獵茶藝、文房、瓷器、養生等研究,本品即是他舊藏之一。
H:29cmx2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書款
此件拍品成對保存,十分難得。玉壺春瓶是宋代創製的一種瓶式,由宋人詩句中‘玉壺先春’一詞而得名。竹石芭蕉紋裝飾始見于元代瓷器上,明清時期流行,其后成為瓷器傳統裝飾紋樣。玉壺春瓶裝飾竹石芭蕉圖,最早見于明代洪武御窯,有青花、釉裡紅製品。永宣時期製品最美,清代康熙始仿明初之作,乾隆朝燒造達到極致。嗣后歷代官窯均以乾隆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為標準范式,一直延燒至清末,以青花居多。
H:39.5cm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書款
茶葉末釉創燒于雍正時期,是雍正、乾隆時期著名的顏色釉品種。此蒜頭口、扁圓葫蘆瓶式樣極為特殊,點閱海內外之遺珍,類此者寥寥,除本品外還可見2009年北京翰海十五週年拍賣會,lot3312乾隆‘青花海水紅彩龍紋八吉祥如意耳葫蘆瓶’當時成交價是834.4萬人民幣(價格以供參考)、日本繭山龍泉堂出版《龍泉集芳》的乾隆‘茶葉末釉兩耳扁壺’,頁358,而后者與本拍品形式、釉色幾乎一致。還可參見臺北故宮博物館藏品、法國吉美美術館藏品,可見本拍品甚為珍貴。
H:7cm;D:15.5cm
款識:‘大明弘治年製’兩行六字楷書款
黃地青花瓷,自明初宣德時期創燒以來,一直是官窯中最為名貴的品種之一,成化、弘治、正德時期燒造較多,弘治時期製品尤以嬌黃著稱,素受藏家及鑒賞家青睞,此碗即為一例。明弘治的黃地青花云龍紋碗極為少見,多為‘黃地青花花果紋盤’,而此品的五爪龍紋更能突顯皇帝唯我獨尊的氣勢,品級頗高。
D:7.2cm,H:3.5cm
款識:‘雍正御製’兩行四字楷書款
來源:倫敦蘇富比,1992年12月8日 Lot290
根據廖寶秀在《典雅富麗—臺北故宮藏瓷》中研究:瓷胎洋彩與瓷胎畫琺瑯器絕大多數陳設并收藏于乾清宮和養心殿,其他宮殿除圓明園外極少陳設。此器造型小巧精致,紅彩嬌嫩欲滴,繪畫精湛,色彩艷麗,通過紅、黃、綠、藍、紫等色的濃淡變化,以諸色彩料繪就牡丹、秋葵、菊花、蘭花、罌粟花、秋海棠、山茶、芍藥、梔子花等九種秋天盛開的花卉,構成九秋圖,寓意‘九秋同慶’,至為吉祥。表現花葉的陰陽向背,富立體質感,為雍正御用瓷之精品佳作。碗底青花雙框內楷書‘雍正御制’,更顯示出其不凡的品級,極為可貴。
H:17cm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此式扁瓶系受西亞金屬器影響而出現的器形,肇始流行于永宣時期,清雍正、乾隆二朝御瓷對其均有摹製與化裁,在清宮的正式名稱為馬掛瓶。乾隆皇帝對此式樣甚為鍾愛,多次諭旨唐英為之燒製,《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之‘記事檔’載,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乾隆皇帝諭旨江西御窯廠仿燒一大批名窯古瓷,其中專門吩咐唐英‘再將小些寶月瓶、馬掛瓶各樣釉水花樣燒造’,以后又見乾隆三年五月初六日的‘五彩馬掛瓶’、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的‘宣窯青花放大馬掛瓶’等燒造記載。《清宮瓷器檔案全集》記載:‘乾隆朝九江關監督進貢青云紅龍寶月瓶兩對,分別陳貯在圓明園、熱河。’多番的燒造足可證明乾隆皇帝對此類瓶式之喜愛。北京故宮博物院、香港徐氏藝術館均珍藏有同類產品。
7.5x7.5cm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來源:歐洲私人收藏
本品為名貴洋彩瓷器。呈倭角四方形,子母口,口沿描金,下承四足。蓋面以粉彩描繪無倫圖,圖中有鸞鳳傲居洞石之上,儀態雍容,氣宇非凡,周圍各色牡丹、玉蘭盛開,仙鶴、鶺鴒、黃鸝、鴛鴦或兩兩相望、或穿梭于百花之間,氣息祥和,喻贊君主圣明、天下依附且百姓安居樂業,一派祥和。五倫以五種鳥類象徵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倫,五倫是不論老少賢愚,只要立志追慕忠孝的人,立身處事不可或缺的重要標準。
H:29cm
款識:‘大清嘉慶年製’三行六字篆書款
清宮記載:《呈貢檔》中九江關監督阿林保的呈貢進單:‘奴才阿林保跪進……安東暖閣翠地金花海棠瓶成對……嘉慶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整器彩飾鮮研,繪工嚴謹,猶見盛世之遺韻,尤以鏤空蝠銜折枝壽桃雙耳最為精到。若掩其款識,實難辨其為嘉慶朝抑或乾隆朝器。翠藍地描金海棠瓶曾輯錄于嘉慶四年十二月清宮《呈貢檔》中九江關監督阿林保的呈貢進單:‘奴才阿林保跪進……安東暖閣翠地金花海棠瓶成對……嘉慶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相類的參見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乾隆粉彩藍地云鳳紋象耳瓶、以及清乾隆粉彩仿琺花荷花紋罐相似,于當時均屬內廷陳設佳器。
H:10.5cm;D:20.9cm
款識:‘大明宣德年製’兩行六字楷書款
來源:陳玉階珍藏
宣德朝,此款碗心改以中國傳統花果紋裝飾,如本碗中心飾石榴紋,結合蓮花圖案,寓意‘連生貴子’。其他宣德款雙層蓮瓣蓮子碗,包括景德鎮珠山御窯遺址出土例子、Dr Stephen Wootton 捐贈大英博物館藏品、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美國費城美術館藏品。另一件與本器相若例子,先后為吳賚熙、尤莫佛裡斯、Lodge伉儷收藏,曾展出于倫敦東方陶瓷學會1953年舉辦《Exhibition of Ming Blue and WhiteH36Porcelain》展覽。
H:15cm
款識:‘大明萬曆年制’兩行六字楷書款
來源:1。香港蘇富比,2006年4月10日lot1780;
2。香港佳仕得,1998年11月3日Lot943;
3。倫敦佳仕得,1999年11月16日Lot196。
展覽:2009年,首都博物館主辦,臺灣鴻喜,美術館協辦,‘盛世氣象——海峽兩岸重要藏家文物收藏展’
本品為‘花瓣形’弧線優美,製作難度更高一籌,另本品為‘五彩’較‘青花’更為稀有,且為鮮見的‘群貓嬉戲’圖,此可謂獨一無偶。加之流傳有序,由臺灣最有實力的民間收藏團體‘清翫雅集’會員收藏,身份顯貴。萬曆五彩素負盛名,以紅綠二彩熾烈取勝,對比強烈,奪人心魄,其施彩風格豪邁,繁縟華麗,色澤濃研,變化豐富。《掏雅·卷下十三》贊曰:‘萬曆五彩,草昧初開,往往顯其拙相,……皆非尋常匠手所能幾及。’本品之面貌正是對前賢感悟的最佳詮釋。
拍賣信息
匡時香港2016秋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11月27日 10:00-20:00,11月28日 10:00-15:00
拍賣時間:11月28日 19:30
展拍地點:香港萬麗海景酒店(灣仔港灣道 1 號)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