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新作品推薦

族群式:民營美術館新浪潮

時間:2015-07-10 16:26:23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

\

\

民生現代美術館、OCAT、寶龍美術館、龍美術館等一批民營美術館紛紛步入“族群式”發展

       在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后,中國民營美術館近些年逐漸呈現“族群式”發展趨勢,這種態勢適合當下的藝術生態嗎?

6月25日,由中國民生銀行全額捐資建設的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在798藝術區附近開館。它是繼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海二十一世紀民生美術館之后,民生藝術系統的又一個新成員。整個美術館建筑面積約3.5萬平方米,展館面積約8200平方米,龐大的體積、銀白色的金屬外衣、不規則的幾何造型,讓人們在遠處就能鎖定其方位。它已成為迄今為止國內規模最大的民營美術館。

       而在6月27日,坐落于北京東四環華僑城的OCAT(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館群)研究中心也正式向公眾開放。OCAT除深圳總部外,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漢等地均設有分館。在華僑城全國當代藝術機構譜系中,北京OCAT研究中心將以研究出版、圖書文獻和展覽交流為主要功能。

       拋開兩家美術館各自精心籌備的開館展,一個現象頗值得注意——它們都是以族群式發展的民營美術館。回顧民營美術館在中國20多年的發展歷程,雖然曾經出現過兩次熱潮,但因與國外民營美術館在現實環境、社會認知等方面存在差異,其生存受到極大挑戰。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近些年卻出現了民生、OCAT這種由個體轉向族群式發展的民營美術館,它們以“高大上”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在投資力度、場館硬件、學術含量等方面可謂空前。這種現象意味著中國的藝術生態真的走向了成熟,還是又一次在盲目和沖動之后便很快褪去的浪潮呢?

盲目的擴張?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建立擴大了民生藝術系統的版圖,也整合了整個“民生系”的功能和品牌建構。那么族群式發展態勢是盲目擴張,還是在經過嚴格考察和經驗積累之后的理性舉動呢?

其實,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比計劃晚了兩年開館,而且一度傳言夭折。民生銀行作為國內最早涉足藝術領域的銀行,曾在2007年12月宣布將以巨資贊助炎黃藝術館,但隨著2012年6月藝術界“查稅門”事件的發生最終兩家分手。而當時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已經建立,民生銀行也并未放棄自己在藝術領域的規劃。“民生銀行在前些年就有一個比較大的構想,希望在機緣和空間都允許的情況下,以公益捐資的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當然,所有民營美術館的發展和運營都是一個新的課題,民生也不例外。在國家政策對民間藝術機構還不明朗的時候,這將是一個長期性的探索過程。”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副館長郭曉彥對中國商報記者說道。

      雖然與炎黃藝術館的分手讓人感到遺憾,但民生銀行一直籌劃著自己的藝術藍圖。從2007年起,中國民生銀行在藝術領域發起一系列活動,從組織藝術基金、贊助藝術北京到主辦方力鈞畫展,再到捐助炎黃藝術館、建立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多年的實踐使其積累了很多經驗。“雖然民營美術館確實存在危機,但這樣的發展也并不算盲目。民生美術館是民生銀行關注公益事業的一個項目,真金白銀的投資肯定是有比較詳細的規劃的。”郭曉彥說。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館長陳風新認為,民生銀行近些年在文化產業方面有很多實踐,也許社會上對其大規模建館會產生諸多質疑,但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建設美術館都對文化發展有促進作用,是一件好事。在陳風新看來,民生投資美術館是經過多年的調研和建設才進入運營階段的,并不屬于盲目跟風或者任性。而他對目前一些企業家的盲目投資行為有自己的看法,“前些天一位企業家說也要在某地級市建一個幾萬平米的藝術館群,我覺得有點恐怖,他顯然沒有經過縝密的考慮。很多企業家愿意把自己的收藏分享給社會,做一些公益事業,我們很感動。但如果類似這樣盲目擴張會造成資源的散落和浪費,美術館的功能也將被削弱。”

有商業目的?

      民生美術館和OCAT的發展其實是有官方資本注入的,嚴格說應是“民辦公助”性質。而純民間投資的龍美術館在上海擁有浦東館和西岸館,重慶館也將于2016年開館;由澳門實業家許健康投資的青島寶龍美術館于去年開館,其上海館也將于2016年開館,另外杭州館、福州館也在籌備中。有業內人士質疑:民間資本投資的美術館也在進行族群式擴張,是否有其背后的商業目的呢?

      昊美術館也是族群式擴張中的一員。2013年在上海外高橋自由貿易區,溫州商人鄭好拿下了9萬平方米的森蘭藝術島的開發權,其中就包括計劃2017年開館的昊美術館,而位于浦東張江的昊美術館則先行開館。同時他在家鄉溫州投資的五星級酒店萬和豪生大酒店里也設置了1300平方米的展示空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鄭好毫不避諱談其藝術與商業結合的目的——通過藝術基金等商業項目養美術館,以美術館提升商業項目價值。

     “目前有個比較鼓舞人心的現象,優質藝術品是比較靠譜的資產,可以保值增值。民間商業大鱷的閑置資金在煤礦、地產、股票等失去黃金投資期之后,對藝術品投資前景產生了期待。而且有王健林、林明哲、劉益謙等藝術品投資成功案例在前,美術館的大量出現與此不無關系。”美術評論家范美俊這樣說道。

      美術館作為藝術金字塔的頂端必然是富豪的游戲,正是依托美術館的公共空間,富豪的財富得以展示,它已成為架設在社會兩極之間的橋梁。不過相比玩飛機、游艇、酒莊,建美術館更能為投資者贏得社會贊譽。比如資本市場大鱷劉益謙,近些年在國內外拍賣市場斥巨資購藏藝術品,而他與夫人王薇建立龍美術館,其原因主要是個人收藏到一定數量之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最終耗資將近5億元分別打造了上海浦東館和西岸館。

      上海寶龍美術館館長王純杰認為,物質的豐富僅僅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隨著社會發展到更高階段,文化的提升也是必要的。商業擴張需要借助文化形成品牌,否則競爭力會很弱。“過去的文化中心只有北京,目前這種生態開始變化。如果通過這種族群式發展把文化帶到更多地方,即便有商業目的,也是能夠帶動民間文化蓬勃發展的。”王純杰說。

真的不差錢?

      眾所周知,資金問題一直是困擾民營美術館的頭等大事,可民生、OCAT等美術館族群式的擴張舉措,讓人覺得民營美術館的資金問題似乎得到了解決,那么他們真的“不差錢”嗎?

其實北京OCAT如今仍然面臨資金方面的壓力,該館執行館長黃專透露,投資方承諾給他們投資三年,如果從前年籌備起算,今年已經到年限了。在他看來,資金依然是民營美術館最大的問題。

      與黃專有同感的還有王純杰,他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任館長時,曾努力吸收了很多社會資源,但獲得的資金仍不夠支持美術館的正常運營。他認為,目前中國的企業對文化支持還不夠,而在國外私人支持美術館是有政策獎勵的,而國內還沒有足夠的政策鼓勵。

      那么,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對于那些正在進行族群式擴張的民營美術館來說資金問題又該如何解決?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次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為開館展“民間的力量”設立的獎金總額為50萬元,這樣一筆不小的數目讓不少人感到:有銀行做靠山,美術館“不差錢”。但是,民生銀行會一直擔負美術館龐大的支出嗎?事實上,該館館長周旭君也在尋思開源節流的招兒。據她介紹,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運營成本目前主要依靠中國民生銀行公益捐贈的運營資金,并通過北京民生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渠道實現落地。不過,考慮到場館體量大、運營費用較多,美術館將通過個性化服務吸引參觀者和企業成為會員,參與到美術館的贊助和發展中。“我們還專門設立了事業拓展部,希望通過多元的拓展能夠在未來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自我造血機制。”周旭君說。

      可見,“自我造血機制”對于民營美術館而言十分重要。像民生美術館畢竟有強大的金融機構支持,但據了解,大多數民營美術館為了保證運營,都在美術館的基礎上再注冊一家可以盈利的文化公司,實質上充當了畫廊的角色。

      其實,不光是中國,即便是像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這樣的全球頂級博物館,它在全球性擴張過程中也頻頻遇到阻力。為了獲得資金,古根海姆博物館曾出售部分藏品,但這違反了美國博物館協會的相關規定。2001年紐約蘇荷分館關閉,2005年拉斯維加斯分館停止運營,2012年柏林館也宣布關閉。當然,古根海姆博物館有諸多成功的經驗,而人們更應該看到其擴張之后的各種不適。

      “市場好的時候,民營美術館日子好;而市場不好的時候,部分美術館將被出局。因此,投機性的美術館一定不會長久,因為市場不可能永遠都好。只有那些立志做西方路德維希、美第奇等百年甚至千年老館的美術館才能長久,才能積累成一部行走的美術史資產。”范美俊說。

編輯:江兵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