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旅游頻道 > 出游寶典 > 旅游情報

甘肅省非遺工坊建設工作持續發力

時間:2021-01-27 11:19:5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黃明點擊:

    近年來,甘肅省各級文旅部門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著眼于推動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發展,持續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幫助貧困群眾學習傳統技藝,提高內生動力,促進就業增收。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扶貧辦支持甘肅省建成2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省文旅廳、省扶貧辦共同認定91家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截止2020年第4季度,93家省級及以上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總共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1239戶、207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月均收入1958元,線上線下累計培訓1080期、16492人次。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已成為甘肅省文旅工作新業態和新亮點。 

  加強政策引導推動

  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相繼出臺了《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大力振興貧困地區傳統工藝助力精準扶貧的通知》和《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關于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通知》,并于2018年將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和積石山縣列為全國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依托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臨夏磚雕、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設立了兩個國家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2018和2019年,文旅部連續為這兩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下達專項經費共計180萬元,用于支持工坊建設。對這兩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甘肅省文旅廳也重點給予扶持:2018年指導臨夏州建設傳統工藝工作站,協調成立蘭州交通大學駐臨夏州傳統工藝工作站,進一步推進兩個工坊的建設;2019年又從省級非遺保護專項資金中安排100萬元,委托蘭州交通大學組建臨夏州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文創開發團隊,扶持臨夏州開展非遺扶貧工作。在完成前期調研考察銷售市場、設計產品、打樣生產等準備工作后,駐站院校蘭州交通大學于2020年6月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了臨夏磚雕和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2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最新文創產品。下一步將通過幫助工坊改良制作工藝、搭建宣傳展示銷售平臺,推動擴大銷售渠道,增加銷售收入,確保臨夏州非遺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2019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電視臺社會新聞部“文化十分”、《中國日報》、《農民日報》、《環球時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扶貧》、《中國旅游報》、光明網、中國手藝網、文旅中國等十余家中央媒體記者,走進臨夏州臨夏縣、積石山縣,開展了“非遺+扶貧”主題采風活動。通過深入挖掘國家重點支持地區“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情況和優秀實踐案例,宣傳報道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先進經驗,傳播、展示非遺和傳統工藝的魅力,探索了“非遺+扶貧”的有效工作路徑。

image.png

image.png

  充分用好全國展銷平臺

  借助2019年全國曲藝周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契機,甘肅省部分優秀非遺扶貧工坊于8月23日和9月7日連續兩次參與文旅部非遺司在濟南市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開展的非遺扶貧展銷活動。甘肅省有70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145款、500多件產品進入濟南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展示展銷,并有69家非遺扶貧工坊的產品上線銷售。2019年10月17日至10月22日第七屆成都國際非遺節期間,甘肅省部分優秀非遺扶貧工坊傳承人攜帶1000余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參加“非遺+扶貧”展銷活動,吸引了許多游客和眾多媒體記者的駐足拍攝與采訪。

  2020年春節前夕,在蘭州舉辦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展銷活動中,甘肅省15家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在張掖路隍廟進行了為期7天的示范性產品展銷,銷售額共40余萬元。2020年4月,依托蘭州文理學院旅游智庫秘書處在全省開展評估鄉村旅游示范村的契機,甘肅省文旅廳開展了鄉村旅游電商平臺暨甘肅省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推介工作,符合條件、材料齊全的68家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入駐甘肅省鄉村旅游電商平臺,涉及產品種類約200種。上述工作的落實將全省非遺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助推脫貧攻堅。 

  依托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扶貧”“扶智”

  目前,甘肅省有西北民大、蘭州交大、蘭州文理學院、隴東學院四所高校參與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傳承人群研修培訓計劃,蘭州職業技術學院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開展教學。近五年來,各高校共舉辦研培計劃21期,培訓學員748名,其中50%以上的學員來自“兩州一縣”(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縣)等貧困地區。如西北民大舉辦的唐卡培訓有94位學員,大部分來自甘南藏族自治州;民大舉辦的古建筑修復、木雕等培訓班共有74位學員,大部分來自臨夏回族自治州;專門舉辦的2期臨夏磚雕培訓班,有82人參加培訓。蘭州交通大學專門舉辦了“絲綢之路染纈臨夏對口扶貧培訓班”,共培訓貧困地區人員40人。蘭州文理學院舉辦了2019年“非遺+扶貧”培訓和巡講活動,對來自臨夏磚雕、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等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傳承人群共計60人以非遺傳播和市場營銷為重點開展培訓,培養了一批“非遺+扶貧”帶頭人。蘭州職業技術學院于2018年4月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當年開始招生,目前在校學生221人,其中“兩州一縣”學生51人。2020年8月4日,由蘭州交通大學承辦的第四期絲綢之路染纈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班如期開班,西北民族大學、蘭州職業技術學院也在2020年下半年陸續開班,針對剪紙類、雕刻類等非遺傳承人群開展研培教學。多年來,甘肅省研培計劃承擔高校幫助各級非遺傳承人提升文化素養、拓寬文化視野、激發非遺傳承活力,提高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能力和水平、設計創作力和市場競爭力,進而推動非遺傳承人變從業者,助力當地精準扶貧,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image.png

image.png

  積極對接、協調各大電商平臺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關于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組織開展“非遺購物節”的通知》相關要求,甘肅省文旅廳多次與省扶貧辦、省商務廳等部門對接協調,與阿里、京東、快手、拼多多、美團、淘寶等文旅部非遺司重點推薦的網上銷售平臺進行充分溝通,甘肅省相關非遺企業還加入了淘寶613非遺傳承人商家群,幫助48家省級以上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在各大線上平臺共開設67家網店進行銷售,并協調聯系京東、快手、拼多多開設甘肅非遺委托代銷店鋪,將未上線的其他43家省級以上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按委托代銷產品的形式推動上線銷售。今后,甘肅省將持續推進非遺產品網絡銷售工作,因地制宜組織展開網絡銷售培訓,指導并組織本地區非遺傳承人、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及非遺企業開設網店,深度參與線上銷售。 

  召開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

  2020年6月13日下午,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前提下,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全省各級文旅部門、部分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并邀請省扶貧辦等相關單位在臨夏市組織召開甘肅省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會上,省文旅廳主要領導在報告中梳理了甘肅省近年來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方面成效,截止2020年第4季度,我省93家省級及以上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總共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1239戶207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月均收入1958元,線上線下累計培訓1080期、16492人次,極大提振了貧困群眾的文化自信,充分發揮了文旅“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的成效和作用。

  舉辦“非遺購物節”線下宣傳活動

  從2020年6月12日起,由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省商務廳、蘭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蘭州市商務局、蘭州牛肉拉面行業協會協辦的甘肅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非遺購物節”線下宣傳活動,在蘭州市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各大牛肉面館、住宅小區精彩亮相。為營造全民參與“非遺購物節”的良好氛圍,省文旅廳專門設計制作了甘肅省“非遺購物節”主題宣傳橫幅、海報,自6月12日開始懸掛、張貼在蘭州市各大牛肉面館及市內部分住宅小區顯眼位置。6月13日“非遺購物節”當天,各牛肉面館運營商家同步開展“吃牛肉面送雞蛋、送小菜”讓利惠民活動,廣大市民群眾接踵而至,紛紛為此舉點贊,進一步推動了首屆“非遺購物節”形成良好的社會影響力,樹立甘肅非遺品牌形象。

image.png

image.png

  推動各類非遺店鋪線上銷售

  在各大電商平臺的大力支持下,甘肅200余家非遺網店在2020年“非遺購物節”(6月13日)當天,共接到訂單12271單,銷售總額1222312元,產品銷售總件數18717件,網店訪問總流量8085.7252萬人次。同時,甘肅省文旅廳與甘肅省扶貧辦多次對接、反復溝通協調,按照屬地化原則,組織安排93家省級及以上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向所在縣(區)扶貧辦申報消費扶貧產品,線上線下填報申報材料,由各基層扶貧辦初審后,逐級上報至省扶貧辦匯總復核,推薦納入全國消費扶貧產品目錄和數據庫,開展線上銷售,進行政策支持。目前此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當中。  

  積極參與“非遺云探店”活動

  根據文旅部非遺司工作通知精神,結合甘肅省非遺保護工作實際,按照甘肅省臨夏、甘南、隴東、隴中、河西的分區,甘肅省文旅廳推薦了洮硯制作技藝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慶陽香包繡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隴西刺繡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和山丹剪紙烙畫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傳統當歸加工技藝非遺扶貧就業工坊6家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分工坊介紹、產品信息、人物故事三個專題拍攝整理視頻、圖文素材報送至文旅部非遺司。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由中國旅游報、新浪微博、中國手藝網遴選剪輯優秀視頻圖文,全面開展了“非遺購物節”云探店系列宣傳報道活動。 來源: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網站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