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旅游頻道 > 出游寶典 > 旅游攻略

請相信,這個世界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

時間:2015-12-28 10:45:3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一年前,當看到陽光穿透云層,如同聚光燈一般打在海面上時,丁磊的內心掀起從未有過的波瀾:就是這里了。

找地、簽合同,一個星期內,丁磊完成了36年人生中最富戲劇性的一個角色轉換:從上海的一位高級白領變身為洱海邊的一位新居民。

吸引丁磊的,是大理洱海邊一個名叫雙廊的村子。就在丁磊決定遷到此地前,這個面積不到8平方公里的小村莊,靠海的閑置土地幾乎被“瓜分一空”。而租下這些土地的,無一例外都是像丁磊一樣的外地人。

他們有的在此建客棧,有的在這里做一些小生意。就在中國精英們紛紛移民海外時,他們卻選擇了一種另類的方式:“歸隱”山水間。

離開大都市

在過去的十年間,丁磊順風順水,房地產做了八年,位至高管之列;后轉做金融,公司正籌備上市。他的妻子是上海某知名房地產公司的副總。在外人眼中,他們是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有房有車,有事業有圈子。

然而,光鮮外表下,痛苦只有自己知道。丁磊和妻子每天睡覺不到6個小時,手機不敢關,應酬不能拒。兩人忙到連交流的時間都沒有。由于是同行,生活和工作經常絞在一起。裂痕終于在2009年出現,兩人鬧到不可開交。

“生活中出現了反推力,要么反抗,要么妥協。”在過去的日子,丁磊通常采取的是妥協,因為這樣“省時間”,但這一次,他突然發現,眼前的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為什么要繼續妥協?

人生遭遇黑暗,卻找不到出口。丁磊的姐姐建議他去大理看看。就在幾個月前,她剛到大理看望兩位朋友——由上海遷居雙廊的自由藝術家沈見華夫婦。

在上海時,沈的妻子秋秋在一家外企工作,壓力巨大,身體一直處于亞健康狀態。輾轉多家醫院,卻找不到病癥。

有一次,秋秋從一本雜志上看到,一對臺灣夫婦,因為孩子常年生病,四處求醫,但始終不見好轉,夫妻倆最后選擇了放棄臺北的生活,到鄉村住了下來,一段時間后,孩子的病奇跡般好了。秋秋決定效仿。考察過幾個地方后,他們最后選擇了大理雙廊,租了一處面朝洱海的院子,取名“白居”。

生活由此發生180度轉彎,他們不必穿著考究的服飾去上班,更不用在擁擠的地鐵里用盡全力爭取一個可以容納雙腳的位置。這里有的是陽光、海水,秋秋的身體漸有好轉,而他們的女兒鶯鶯,也比任何時候都快樂。


  丁磊的姐姐看到這一切后,回去如同“中毒”一般,不停地和丁磊念叨。

一個月后,丁磊也踏上了去大理的路。一住半個多月,每天四處走走,遠眺對面的大理古城,他對比上海和雙廊完全不同的生活,明白姐姐為何“中毒”。終于,對田園自由生活的向往戰勝了一切,來不及返回上海處理“后事”,他就先在洱海邊租了一個院子。

再次返回上海的丁磊開始前所未有地輕松:離婚,辭職,賣房,“一切都好像理所當然”。

“搶占”漁村

最近幾年來,丁磊的故事在雙廊、麗江、香格里拉等任何一個宜居之地,俯拾皆是。故事各有不同,但情節卻很相似:

在大城市,他們大多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和收入,過得頗為體面,可以被稱為“高級白領”或“金領”;

但糟糕的交通、擁擠的住房、污濁的空氣、不安全的食物、復雜的人際關系讓他們充滿厭倦。

之后,他們或是旅游,或看望朋友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一處景色怡人之地,便留下不走了。

他們中的有些人,遷居的想法由來已久。來自北京的陳陣即是其一。早在幾年前,他就厭倦了北京的生活,一直在尋找一個新的棲息地。

還有一些人,則完全為了孩子而“移民”。來自上海的尹鐵宏有一個6歲的兒子,從小在家學習,隨著兒子一天天長大,小區里的議論也越來越多,“為啥不讓孩子去學校呢?”“這樣會不會耽誤孩子的前途啊?”當小區里其他小孩都去上學后,兒子也愈發孤單。無奈中,尹鐵宏在網上訴說自己的苦惱,沒想到響應者眾。他建了一個“在家上學”QQ群,短短三個月,群里就聚了五百多個家長。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