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農牧頻道 > 致富項目

河西地區甘草標準化栽培與產業化開發惠民工程惠及民生

時間:2017-10-17 03:13:4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卓航點擊:

甘草是我國傳統的大宗藥材,被譽為“國之藥老”、“十方九草”的美稱,不僅在醫藥領域被大量用于臨床配方,其提取物也被廣泛地用于工業、化工等領域。我省是甘草藥材的出產大省,主產區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白銀一帶。現階段由于甘草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多,而種植生產周期較久,加之規范化種植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使其在產量、栽培技術及生產水平等方面都需要提質增效。為加強隴藥材特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提升隴藥規范化種植等技術,促進產量升值,省科技廳高度重視,2014年組織張掖市永正藥業有限公司、張掖市技術開發中心等共同實施完成“河西地區甘草標準化栽培與產業化開發惠民工程”項目,積極促進了河西地區甘草種植生產的現狀。

“河西地區甘草標準化栽培與產業化開發惠民工程”項目經過兩年的實施,開展了甘草標準化栽培研究,制定出了甘草標準化栽培技術規范,在張掖市民樂縣生態工業園區建立了350畝甘草標準化種植核心示范基地2個,選備了適合當地高海拔冷涼地區栽培的甘草新品種2個,實現了干旱區甘草優質品種的更新換代,建成年加工甘草飲片2000噸、甘草浸膏500噸、甘草霜粉500噸的生產線,帶動推廣新技術種植2.6萬畝,平均每畝產量較項目實施前提高23%,使每畝收入達6300元,總收入達1.6億,種植戶人均實現增收360元。成立了以民樂縣順豐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主的甘草種植農民合作組織,對種植農民加強科技培訓,培訓種植大戶4100人次。目前,該項目已經在張掖市民樂縣、山丹縣、臨澤縣,酒泉市瓜州縣及金昌市等地區也進行了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示范,下一步,將繼續在河西地區示范推廣。

該項目的實施規范了當地甘草標準化栽培技術,為調整種植業結構,產量的增加及農民增收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同時增加了植被覆蓋率,改善了環境,減輕沙塵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且為畜牧業提供優良的甘草秧飼料,極大地緩解荒漠性草地的載畜壓力,產生了積極的生態效益。為河西地區甘草藥材種植提供了典范。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