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石晨)加強區域協作,推動雙方產業融合發展,是新階段東西協作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武都區深化“放管服”和投資便利化改革,為東部企業出臺相應政策,大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新引進了青隴益農科技牧草種養殖循環產業、聚大洋藻業食品加工等項目,甘肅廣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甘肅康大兔業科技有限公司、甘肅時光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甘肅威特再生資源建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實現增資,新增就業130人,兩地企業聯系進一步密切,產業合作進一步加強。同時,穩步推進“一縣一園”建設,進一步打造提升青隴農業產業示范園,拓展辣椒育苗、花卉種植、食用菌、油橄欖新品種繁育、蘭花培育、特色蔬果種植等項目,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發展產業是對口協作的根本之策,武都在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上也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近年來,兩地凝心聚力,充分調動政府、社會、企業、合作社等多方面力量,精準發力,攻堅克難,深化“龍頭企業+基地+養殖小區+農戶”模式,在坪埡藏族鄉建成了集肉兔飼養、飼料種植、生物肥加工為一體的康大肉兔項目,通過“龍頭”帶動,創新聯農帶農機制,輻射帶動一批合作社和農戶發展肉兔養殖。
“種兔繁殖能力強,一年可產7次,每窩7至10只,兔子生長周期短,從出生到出欄僅需3個月時間。目前,我們養殖場有1500只種兔,可實現不間斷出欄的循環模式,大多肉兔出欄后發往四川,部分在當地市場、餐館以及個人購買,肉價零售12元每斤,每季度能銷售1萬余只,盈利25萬元左右。”養殖戶孫金強介紹到。
如今,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幫扶下,武都肉兔產業從無到有,已逐步發展成為武都區帶農益農的富民產業。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